东风中学余芳
中考结束了,回顾这半年来的中考复习,感触真的很多,有收获与经验,但更多的是遗憾,是教训。特别是文言文的复习给我的感受很多。
文言文是我们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文言文的学习也是中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考里占有很重的分值,相比现代文阅读和作文更易于把握,所以文言文的复习占据了我们复习的大部分时间。用了那么多的时间来复习文言文,情况如何呢?
先说说最初的复习计划吧,时间安排上,因为以前的经验,文言文的复习时间太多,而没有时间去复习现代文、作文这些重要的内容,所以开学初的计划里是考虑少用时间,打算一节课一篇文言文,但是实际的复习教学中,有很多较长的篇目不得不用两至三节课,二十四篇文言文复习下来,一个学期一半的时间已经没有了。复习方法上,每篇文言文都按照“朗读——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内容串联——课后练习”这样的过程来复习,考虑时间的原因,复习课堂上主要是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复习效果来说,学习困难的学生很难在一节课掌握一篇文言文的所有内容,就算降低了要求,由于篇目多,学生掌握那么多篇文言文难度很大,每周都在复习文言文,学生的兴趣也不高。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各科学习任务较重,学生也是遗忘较大,掌握得并不扎实。文言文复习存在的问题,从学
生来说:难以将文言文各篇目联系起来,不善于或没有时间也或许没有习惯归纳一词多义,句子翻译上不够灵活,碰到较难的句子就不能准确翻译,内容理解上也是不能举一反三,老师讲的会做,变化一种问法,就不知道如何问答。从老师来说,由于时间紧,复习不太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被动的复习接受,当然效果差很多。
其实,这些表面上看是复时教学上的问题。平时教学时,没有让学生扎实的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翻译方法,一些应该背诵的文言文没有落实背诵,平时也不注意归纳积累常用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所以,要根本上解决复时努力。
但看看现在的文言文的教学和考试,问题也是多多,语文教材版本不同,一些相同的篇目在文言文词语的解释上含义差别较大,句子的翻译上也有不同,有时候让我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处理好。考试时判断一词多义的题目,有些词语的含义也是模棱两可,有些词语在不同文章中有几个解释,但在词典中有些含义却并不存在,而考试中却要
实践论文:“留守儿童”教育的讨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