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侯人,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1920年4月,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在此期间,她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1924年林徽因赴美国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获得美术学士学位,同时完成了建筑系的全部课程,实现了她成为建筑师的志愿。1928年3月林徽因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结婚后回国,并先后出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1949年后,林徽因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以及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纹饰和浮雕图案的设计,并抢救和改造了传统景泰蓝工艺,为民族及国家作出了莫大的贡献。1955年4月1日病逝于北京,终年51岁。挚友金岳霖上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可谓对这位才女恰如其分的赞誉
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董蒙莎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这是一首多美的诗,我思,又有哪个如此伟大的人写下,字里行间含情脉脉的诗句,我为之臣服。细雨点洒在花前,而她的形象却深入我的心间。
这是一个委婉柔情的江南城市,烟雨蒙蒙,湖水荡漾,岸边垂柳愈发亮绿,在风情万种的城市里淡梳妆。在一百多年前的这里,曾诞下一个娇小的女婴,她是一位气质美女,家庭方面的氛围造就了她的书香气质,诗歌方面的才造就了她的温情内涵。“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形容她太俗气,“云想衣裳花想客”则太娇气。他继承了杭州城的清新朴素,柔美大方,她的名字也是这么美——林徽因。。
之前阅书太少,从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女子,只在一次偶然,读完了她的一生,放下书后,我陷入无限长的思量,感触万千,虽没见过她的模样,但一个端庄贤淑的形象跃然心上。这究竟是一个怎么样奇特又富有魅力的女子啊!
!
林徽因美丽,柔情,才让许多人一见倾心。她被徐志摩怀想了一生:他被梁思成宠爱了一生;他被学界泰斗金岳霖守护了一生,甘愿为她,终生不娶,她更是被世间爱慕了一生。林徽因似一朵白色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轻轻摇曳在花池中央,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是她所做,令人羡慕又不禁叹服!林徽因是个理性的人,她不会被感性冲昏了大脑,她知道,玫瑰和面包,他应选后者,玫瑰虽然浪漫,却也只是风花雪月,而只有面包才可以一直长久。林徽因毅然与徐志摩结束,去寻找她的“面包”,林徽因的果断,理智何尝不让我叹服!
林徽因在建筑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可磨灭的。由于受伦敦房东女建筑师的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他学业归来与梁思成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了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在林徽因的建筑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中,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祖国古建筑的精湛辉煌。林徽因因为建筑作出的贡献得到了人们的肯定。有时,为了搜集资料,常常工作到深夜,作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林徽因参与过国徽设计,改造过传统景泰蓝,参加过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林徽因的无私奉献、敬业何尝不让我叹服!
林徽因被誉为一代才女,也是当仁不让的。因为结识了徐志摩,于是对新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北京,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在泰戈尔访华之时,林徽因与徐志摩一起陪同,在《齐德拉》中饰演主角,给文艺界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连晚年到香山养病时也不忘创作,保持着对文学的一种敬畏的热情。林徽因的才华、文理兼通何尝不让我叹服!
林徽因成就斐然,她几乎标志了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何尝不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董蒙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