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艺术
(衡水公司内部培训资料)
喝酒,不仅是亲朋好友的宴请、聚餐的重头戏,也是社交礼仪不可缺少的一关。了解喝酒的礼仪,无论你是做客,还是你做主人,都有好处。
“无酒不成席”,各种宴会、聚餐,酒几乎是不可缺少的。不论是喝哪种酒,只要掌握好喝酒的大原则,就不至于因酒醉失态,失了礼仪分寸。
首先是开场仪式,全桌的人都倒好酒后,主人、长者或尊者首先举杯,说个开场白,大家举杯附和,然后一起或干或喝一口。不胜酒力的人,在入席倒酒前事先声明,为了礼貌,也要参与主人的敬酒,可用茶、果汁代酒,干杯时一定要随大家一齐站起来,酒杯必须触到嘴唇,才算有礼。
然后是敬酒、劝酒,主人、长者或尊者在先,之后按某种顺序大家依次轮流。酒量不好的,或浅酌,或以茶水、果汁代酒。劝酒者,也不要勉强。宴席和聚会本来是喜庆、高兴的事,不要因喝酒、劝酒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扫兴。
最后,酒席结束前,一定要有个团圆满杯酒,仍由主人、长者或尊者发话,大家一哄而起,举杯乱碰,一饮而尽,点心果盘之后散席。
宴会中最尴尬的事,莫过于弄倒了杯子,把酒洒得满桌都是,甚至于流在地上。碰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大喊大叫,可打手势请服务生过来帮忙收拾残局。其次是,喝酒时不能发出声音,喝过酒之后,女士要把沾在杯子边上的口红擦去,动作要小,尽量不被人发现。
喝酒看人,喝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嫌少,喝不好,容易把有趣喝成无聊。
最首要的一点是要大家都喝。这句话看似废话,却是第一重要。喝酒最忌讳有人推三阻四,坚决不喝。酒酣耳热之际,言语自然就多,从天南地北,到师长亲朋,平时不敢说的,此时都说了出来,长期积在心里的,此刻正趁机表露。说完也许自己也不记得,别人虽然也眼直直地看着你,其实心里也只是想着自己急于表白的话,根本没有听你在说什么。关键是,不该说的谁都说了,第二天即使记得,也心照不宣,知道都是醉话。可旁边如果有一位滴酒未沾,静静地听大家的酒后真言,岂不恐怖?!如同在浴池洗澡时大家都脱得一丝不挂,可偏偏有一个人衣冠楚楚地坐在旁边,上上下下打量你,那感觉,怎一个别扭了得!所以,要畅饮必须大家都喝好喝高,也奉劝不喝酒的人,要想始终在场,一定要强迫自己喝点酒,可以减少比例,如别人一杯你半杯或1/3,不然你最好离开酒桌,一边凉快去。
其次就是喝酒的人酒量要相仿。酒量相差太远是不能比酒的,因为我们的习惯是劝酒,只要肯端杯,就有人会劝你喝,只要你能喝,你也会想办法劝别人喝。而劝酒大多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很少有单凭三寸不烂之舌光让别人喝而自己不喝的
(河南“端酒”的风俗例外)。大家你劝我多喝,我劝你多饮,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直到两败俱伤,醉眼惺松,才能叫嚷着“我没醉”一哄而散。因此酒量少的人,事先声明最重要,少喝也是喝,重在参与。
再次是豪放喝酒时不能有领导。“酒场都是兄弟,一定要随意”,领导一般都是这么说。不公平的是,劝酒只能他劝你,而你不能劝他。他让你喝,你不能不喝,你敬他酒,却要先干为敬。一般领导酒量都很惊人,“酒精”考验再加上这种不公平的喝法,除非酒中奇才,一般人都非醉不可。醉了当然要说醉话,醉了也会做醉事。可悲的是,酒场上的“兄弟”在酒醒之后,领导依然是领导,而同志依然是同志,只是说过的话再也不能收回,做过的事追悔莫及。记住,有酒量的人,千万别在领导面前逞英雄,除非今后一直逞下去,直到为企捐躯!
对爱酒的人
喝酒的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