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领秀D区住宅、车库、商服、幼儿园工程7标段
施
工
现
场
质
量
管
理
检
查
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一、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1、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制度
2、技术交底制度
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程序
4、工序交接制度
5、质量检查评定制度
6、质量例会制度和质量问题处理程序
二、质量责任制
三、主要专业工种操作证书
四、施工图审查情况
五、地质勘察资料
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审批
七、施工技术标准
八、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1、原材料及设备进场检验制度
2、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报告
九、搅拌站及计量设置
十、现场材料、设备存放及管理
一、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一)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制度
(二)技术交底制度
(三)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程序
(四)工序交接制度
(五)质量检查评定制度
(六)质量例会制度和质量问题处理程序
(一)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制度
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工程开工前,组织工长、技术员等有关人员全面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进行自审,项目技术员汇总意见,并做好记录。
熟悉图纸时,如发现没有正式设计单位签章的图纸,不得作为施工依据,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项目做好自审工作后,应督促建设单位尽快组织会审。会审时,由项目技术员提出自审时统一意见,并做好会议记录,会后整理好《图纸会审纪要》,参加单位签字盖章后方能有效。
(二)技术交底制度
项目必须切实地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坚持多级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交底的内容必须全面、完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对施工环节的技术问题按照现行规范和标准以及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具体阐述。
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项目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必要时,扩大到班组长),并对项目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技术员对工长(工长对作业班组)进行专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和重要部位的技术交底。工长对班组技术交底是各级技术交底的关键,必须向班组全体人员反复细致地进行,交代清楚施工任务、关键部位、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分工及配合、安全等事项。
技术交底应做好记录,所有参加交底的人员都应签字,并明确记载谁是交底人、谁是接受交底人,谁负责交底,谁就负责填写记录,并负责将记录移交给项目资料员存档。
(三)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程序
工程开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按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审批应按《建设工程管理规范》等执行。
工程施工时,项目应深化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工艺要求比较复杂或施工难度较大的分部或分项工程及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必须编制作业指导书,如大工程量钢筋焊接操作等。
专项工程施工方案至少包括: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包括计算书);
外架施工方案(必须包括搭设、使用、拆除和计算书等内容);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临建设计与施工方案(包括临建房屋、工地围墙、现场道路、排水排污设施等);
项目还应编制专门的成品保护方案,楼板面的临时设施和材料堆放应有可靠方案,严禁在楼板面随意堆放材料或搭设临建。
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原则上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但以下部位的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必须报上级部门审批后实施:
大体积混凝土;
屋面工程;
1000㎡以上的土方回填;
外墙装饰
深基坑支护及地基等基础工程;
特殊部位及施工;
分包工程的施工方案由专业分包单位编制,项目经理部审核后再按规定履行
上报审批程序。专项施工方案必须在编制的工程对象开始施工20天前报批。
(四)工序交接制度
工序交接制度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工序质量控制和交接检验两个方面:
工序质量控制制度
建立“三点制”的工序质量控制制度,即在工序质量控制中,建立“控制点”、“检查点”、“停止点”,以便对工序质量在过程中能得到控制。
交接检验制度
一道工序或专业工程师完成以后,必须给后道工序(或专业工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并且使后道工序(或专业工种)的质量得到保证,故必须建立交接检验制度。交接检时,后道工序(专业工种)认可前道工序(或专业工种)的质量,并且对前道工序(或专业工种)进行保护。
(五)质量检查评定制度
为了方便工程的质量管理,根据工程特点,把工程划分为检验批/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检验评定的顺序:首先检验评定分项工程质量等级,再评定分部工程,最后评定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
检验批工程质量应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由项目经理组织工长、班组长、班组质量进行评定。专职质量检查员核定,班组要经过自检、互检、交接检,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工程质量,使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或优良。专职质检员要监督和指导操作人员做好质
东城领秀D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