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平板电脑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产品特点
产品特点
•平板电脑拥有传统电脑的大部分功能,支持手写(笔、手指)输入,支持显示输出,具备数据处理、图形处理能力。
•平板电脑体积重量较小,方便随身携带,可长时间手持使用。
•平板电脑拥有Edge/3G/4G/WiFi等无线网络模块,可以在覆盖上述信号的区域进行无线网络连接,实现网页浏览、互动交流、下载上传等互联网功能。
•平板电脑预装有完整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如Android OS、iOS、WebOS、Tablet OS等),平板电脑可以安装应用程序以实现功能扩展。
•平板电脑采用低功耗电路设计,一般能提供较长的使用时间。
•平板电脑采用触摸操作,拥有更接近直觉的输入方式,人机交互界面更加友好。
•平板电脑作为云计算应用终端设备,具备更丰富的应用功能和更广泛的适用范围,服务供应商内容决定平板电脑终端设备可应用性。
(2) 优缺点
相比较于手机,平板电脑在性能、软件应用等类电脑方面的属性优势更加明显,而续航时间和便携性由于本身产品定位原因稍逊一些。另外,和传统笔记本电脑的最本质区别在于笔记本电脑多用于创造内容,而平板电脑更着重于消费内容。三者分别满足不同时间、空间下用户的各层次需求,并不存在相互取代和被取代的关系。
表3 平板电脑与手机、笔记本电脑的优缺点对比
产业生态链
平板电脑的发展催生了一条全新的产业生态链。ZDC根据一台平板电脑从最初设计、各零部件制造、组装生产,到进入市场销售、用户购买、实际使用,将整个产业细分为上游配件供应商、品牌制造商、操作系统平台商、应用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服务供应商、渠道商以及周边设备制造商八个部分,并对2010年全球平板电脑产业生态链情况进行了分析。
•上游配件供应商:ARM、三星独占芯片供应链、显示面板
上游配件供应商是指为平板电脑制造提供零部件的厂商,包括硬件芯片、液晶面板、存储介质等。用户一般不了解这部分厂商的品牌以及其对产品的影响,但这些厂商往往是决定产品硬件优劣的重要部分。
与个人电脑产业英特尔公司一家厂商基本独占系统架构和芯片制造不同,目前平板电脑产业处于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分离的阶段。从苹果iPad开始,市场上绝大多数平板电脑产品使用ARM架构处理器。芯片厂商从ARM获得技术授权,再自行进行针对性的芯片设计和制造,市场上ARM架构处理器性能、特性差异很大。传统芯片厂商英特尔、英伟达、超微半导体、威盛等也开始着手针对平板电脑进行独立研发。快速增长的市场为老牌厂商和后来者提供了公平良性的竞争环境。
三星是各个品牌平板电脑液晶面板的主要供应商,占据80%的市场份额。而由于iPad出货量的猛增,芯片级解决方案供应商ARM也成为平板电脑主要的芯片级解决方案提供者。包括苹果iPad在内的大部分平板电脑都在使用该架构作为自己产品的核心。
无论是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或是平板电脑,存储单元是必不可少的。不过由于上网本和平板电脑体积的骤减,存储模块也相应的从传统机械硬盘转移到SSD固态硬盘,而作为SSD固态硬盘最基础的供应原料就是NAND Flash。
从2010年第四季度NAND Flash供应量来看,三星无疑是全球最大的Flash供应商,其次是东芝、镁光、海力士、英特尔等。
在SSD固态硬盘方面,由于生产技术门槛的降低,传统硬盘品牌已经不再是领航者。目前,希捷、西部数据、日立等传统硬盘品牌仍没有推出面向普通消费市场的SSD产品,一些内存厂商如金士顿、威刚、海盗船、OCZ、镁光、英特尔、芝奇等瓜分了SSD固态硬盘绝大部分市场。
制造商类型
品牌制造商:苹果独大,PC、手机、数码厂商均有机会
品牌制造商生产完整的平板电脑产品,他们为平板电脑赋予了品牌价值,为消费者提供购买渠道、增值业务以及售后服务。由于平板电脑自身具有跨界性的特点,兼顾传统PC、手机、数码产品的属性,因此在苹果发布iPad后的一年时间里,包括惠普、戴尔、联想等PC制造商,摩托罗拉、黑莓等手机制造商以及三星、东芝等跨平台科技厂商都开始着手研发制造自己品牌的平板电脑。而市场销售的产品中不乏显示器、DIY等行业的品牌。ZDC认为在现阶段,OEM厂商介入平板电脑市场并不用担心技术层面的问题。
图1 2011年平板电脑品牌制造商原主要业务类型分布
操作系统
iPad的热销让苹果iOS占据了市场大部分份额,不过谷歌由于开放了Android系统对其他硬件平台的支持,在产品数量占比上,Android优势明显。据ZDC统计数据显示,%,%。
另外,就
2013平板电脑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