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治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
陈丽昆
正常胸液循环
正常胸腔含少量液体10~30ml
壁层胸膜每天产生100~200ml液体并重吸收大部分胸液
任何导致胸液渗出增加或吸收减少的因素可形成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发病机制
毛细血管通透性↑
静脉静水压↑
淋巴管静水压↑
胸腔内负压↑
胶体渗透压↓
淋巴管阻塞,吸收↓
毛细血管吸收↓
恶性胸腔积液发病机制
外周型胸水——肿瘤胸壁侵犯致胸壁毛
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肿瘤阻塞壁层胸膜小孔或血管淋巴管致胸液吸收减少
中央型胸水——纵隔区肿瘤压迫纵隔淋巴管、血管或纵隔淋巴结受累合并淋巴管受损导致静脉压升高及淋巴回流受阻
原因
例数(%)
全部病人
1669(100)
恶性肿瘤
758(45)
充血性心力衰竭
204(12)
感染(全部)
372(22)
结核
173(10)
细菌
150(9)
病毒
21(1)
真菌
6
脓胸
19(1)
寄生虫
2
原因不明
172(10)
肺栓塞或肺梗死
39(3)
肝硬化
26(2)
胶原性血管病
22(1)
其他
76(5)
胸腔积液病因
原因
例数(%)
全部恶性积液
1283(100)
肺癌
450(35)
乳腺癌
256(20)
淋巴瘤和白血病
256(20)
原发瘤不明(腺癌)
154(12)
生殖系统肿瘤
70(5)
消化道肿瘤
90(7)
泌尿系肿瘤
66(5)
其他
39(3)
恶性胸腔积液病因
淋巴瘤是恶性乳糜胸最常见的原因
心衰
低蛋白血症
感染、结核性胸腔积液
肺栓塞
肺不张改变胸膜压
治疗相关胸腔积液:纵隔、胸部放疗损伤淋巴导管;化疗如MTX/PCZ/CTX/BLM
癌伴积液(Paramalignant effusion)
胸腔积液临床表现
积液<300ml多无症状, >500ml可出现相应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96%), 其次为胸痛(56%), 咳嗽(44%)
部分患者无症状(<25%), 和胸液积聚量和速度有关
胸腔积液的X线表现
300~500ml 肋隔角钝
>500ml 向外上弧形影
>3000ml 全肺野透亮度下降, 纵隔向健侧移位
影像学注意事项
肺底积液- 侧位片
纵隔非一致性移位-合并肺不张/胸膜粘连
胸膜增厚- 肺野透亮度下降(B超/CT)
包裹性积液-胸液不随体位改变(B超/CT)
大量积液掩盖肺内病变- 穿刺后行肺门断层片、CT等检查
恶性胸腹水的诊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