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的病原学与实验室检测
自治区疾控中心应急办
赛娜瓦尔
内容
病原学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抗原结构
致病性
毒力
变异性
抵抗力
军事医学意义
实验室检测
鉴定方法
病原学
形态与染色
炭疽芽孢杆菌是病原菌中最大的杆菌之一,大小为(3~5)um×(1~)um,革兰氏染色阳性,无鞭毛,无动力,有荚膜,能形成芽孢。镜检两端平切,在动物和人体标本中,常呈单个或短链排列,在人工培养基中常形成竹节状长链,有的链长达数百个菌体,菌体相连处有胞间链丝。
形态与染色
炭疽杆菌在机体内或含血清或碳酸氢钠特殊培养基中可形成荚膜。荚膜抗腐败能力大于菌体,因此在腐尸检片中可见到称为菌影的无内容物的荚膜。荚膜是由质粒DNA编码,无毒菌株不产生荚膜。
荚膜成分为D-多聚谷氨酸,由荚膜质粒控制,与炭疽杆菌治病力有关,在体内能抑制白细胞的吞噬和消化,在体外能阻断菌体胞壁上的噬菌体受体,有助于病菌在体内繁殖扩散和建立感染。
病原学
芽孢
炭疽杆菌是需氧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中最重要的致病菌,在有氧、温度适宜(25-30℃)的外界环境或人工培养基上,易形成芽孢。芽孢位于菌体中央,呈椭圆形,孢子囊不膨大。芽孢又称内生孢子,带有完整的核质、酶系统,合成菌体的机构,保存细菌的全部生命活性。
病原学
图1 在血琼脂平板上炭疽杆菌 G(X1000)
图2 带芽胞炭疽杆菌,G(1000)
芽孢
在适宜的条件下,芽孢通过激活、发芽、生长3个阶段又可成为新的繁殖体,继续分裂、增殖、活跃生长,所以芽孢是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尘埃、地表、水源、土壤和腐烂物体中。每种细菌的芽孢形态、大小和在菌体中所处部位相当稳定,这在细菌鉴别上重要意义。
病原学
林氏伟业招商加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