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新世纪”版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
对学生认识发展的影响研究
作者:齐红涛
学号:032100200085
导师:王磊教授
系别、年级:化学系2003级
专业方向:学科教学(化学)
完成日期:2005年5月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齐红涛日期:2005年5月10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全文电子版同意提交后:一年在校园网上发布,供校内师生浏览。
本人签名:齐红涛日期:2005年5月10日
导师签名:王磊日期:2005年5月10日
目录
摘要 IV
ABSTRACT VI
1、问题的提出 1
2、研究的基础 2
“物质结构”已有认识及认识方式的研究 2
2
“物质结构”的已有认识及认识方式 3
3
4
3、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6
4、研究的总体设计 7
8
8
8
5、研究的过程及其结果 10
10
10
11
21
21
《原子结构》的认识结构 22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的认识结构 24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的认识结构 25
28
《原子结构》教学实施后的测查及分析 28
28
28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教学实施后的测查及分析 34
34
34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教学实施后的测查及分析 40
40
40
6、讨论:影响学生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认识形成发展的因素 47
48
、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认识形成发展的影响 52
7、研究展望 55
主要参考文献: 56
附录一:有关测查试题 57
附录二:有关访谈记录 63
致谢 80
“新世纪”版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
对学生认识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要
新课程中,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必修、选修两大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6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物质结构与性质》作为其中的一个选修模块,侧重于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物质结构与性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研究,一般局限于物质结构有关的概念间逻辑关系的梳理与建构,忽视了学生化学认识的的形成发展,忽视了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理解力的形成。由于单纯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导致教学常常停留在抽象的层次上,形成以知识记忆为主的局面。为了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必须针对高中学生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认识的形成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深入探察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已有认识和已有的认识方式,运用“新世纪”版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对学生施加影响,通过各种方法研究学生认识方式的转变以及认识的形成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认识的发展过程中,教材的作用和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所起的作用进行讨论。
对学生已有认识及认识方式的测查,是围绕“原子结构”、“微粒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位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