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到了周末就是感觉精力十足呢,怎么都不想睡而到了周一上班时却只想睡觉,真是搞不懂呢,偶然在网上阅读了鲁迅先生在一九一九年十月写下《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原载1919年11月1日“新青年”6卷6号),现在去读这篇80多年前的文章,虽然内容有点过时,但思想仍觉得很超前,十分敬佩鲁迅先生,他对这个男人必经的阶段分析独到,也告诉了我生命的意义、爱情的价值、人生的责任。突然想写点什么在博客上。
回看现在,“丁克”一词似乎在流行中,但它注定难成主流,因为这一源自享乐或者说是逃避责任的想法如果真的成主流,人类也就灭亡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是否就为“家”?其实这倒未必,同居也好,结婚也好,甚至是婚外情也好,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生活在一起并非是一个完整的家,虽然电视里经常吹嘘二人世界是如何的浪漫,单纯的爱情是如何令人羡慕,但如果两个人只是简单地生活在一起,过着“丁克”的生活,我想这爱情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有时候,男人在慨叹现代女性的爱慕虚荣,必须有房、有车、有存款才能结婚。其实,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女人们都是爱慕虚荣的,恰好是这一点,说明了女人天生的责任心比男人大,女人有时候是出于母性去考虑这些实在的问题,她们当然也想要漂亮的衣服、舒适的房子、浪漫的烛光晚餐,但更多的时候是出于一种选择的本能,她们需要一个优秀的男人去组织家庭,保证生活再去繁衍后代。女人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注定会比男人痛苦,因为她们考虑的问题远比男人想的繁琐而复杂,同时又要承担身边的很多人强加给的压力,虽然女人通常都是外表柔弱,但我一直认为女人比男人的心理素质好,女人这种天生的母性决定了母亲通常都会比父亲更称职。
或许在恋爱中,大多数男人都没有考虑过,以后自己必然会成为一个父亲,甚至有很多人心里是在有意逃避这种想法,因为两个人的生活的确比三个人的生活惬意。如果说让一个小男生成长为大丈夫,已经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那么让一个大丈夫成为一个好父亲更是登天之路,在鲁迅先生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说到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在磨练中慢慢变大的,现在科学说这是——情商,看到很多成功人士,他们的父亲有的却是十分平凡,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IQ和EQ都很高的男人,未必是一个成功的父亲。再换一个角度看,成功的父亲和好父亲的内在含义是不同的,就象打分一样,60分的父亲是及格的父亲,80分的父亲是好父亲,却只有100分的父亲才是成功的父亲。在一个男人去思考怎样去做一个父亲的时候,通常他们都会回忆自己的父亲,观察同龄的父亲,模仿电视里宣传的好父亲,所以这就决定了,父亲是一
苏教版选修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