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唐朝
唐朝前期的政治
一、唐朝的建立
1、晋阳起兵
2、统一全国
3、玄武门之变(626)
二、唐太宗统治时期
1、制度上的改革
(1)唐初的官制改革(三省六部制 在地方上,唐朝仍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太宗把全国分为十道。至唐玄宗时,又重新分全国为十五道。
(2)府兵制度
(3)唐律
(4)科举制度
唐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的内容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以诗赋为主。
(5)修《氏族志》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生产恢复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力强盛,边境比较安宁。史家称此时为“贞观之治”,被认为是中盛世。
三、武则天统治时期
1、高宗统治时期(649-683)
649年5月,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唐高宗继位,改年号“永徽”。继续执行太宗时的一系列政策法令,在官制、经济、法律、国防上有一些建树。永徽中、后期,李治久病,皇后武则天占据了政治舞台的中心。
2、武则天其人
3、称帝前武则天执政
(1)、政治上的准备 上元元年(674),武则天建言十二事
(2)用佛教经典为女主临朝作舆论准备
(3)、推行恐怖政策,鼓励告密,打击李唐宗室、朝臣。
4、武周的政治特色
(1)、恐怖政策的继续和结束
(2)、打破常规、破格用人的措施
5、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政策措施
(1)、打击关陇贵族: 659年(显庆四年),武则天通过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进一步打击士族。
(2)、打破常规,破格用人。
(3)、广开言路,注意纳谏。
(4)、重视农业生产,继续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5)、重视文化建设。
(6)、巩固边防,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四、唐玄宗统治时期
1、玄宗继位前的宫廷斗争
2、开元盛世
玄宗李隆基在位四十四年,从713年起,用过开元(713~741年)、天宝(742~756年)两个年号。开元时期,在承袭贞观、武周以来社会经济较快发展的基础上,玄宗进一步进行整顿和改革,促使开元期间,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人口增加,物资丰富,文化繁荣,社会经济发展到顶峰。因而被封建史家称之为开元盛世。
第二节 安史之乱
一、天宝(742-756)危机
(1).统治阶级的腐朽
(2).均田制、府兵制的瓦解和军事布局的改变
军事布局的改变:723年(开元十一年)唐玄宗首先招募关中一带府兵和白丁组成“长从宿卫”,代替以往宿卫京师的府兵,后改称为“彍骑”。 737年又下令招募长守边镇的“长征健儿”,由国家供给衣粮,家属愿同去者拨给田地屋宅。士兵开始向职业军人演变。
二、安史之乱的过程
1、安禄山其人
2、八年内乱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发兵15万,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
至德二载(757)正月,安禄山为子安庆绪所杀。九月,收复长安。十月,收复东京洛阳,安庆绪退守邺城。
乾元元年(758)九月,郭子仪等九节度60万军围攻邺城,半年不克。
乾元二年(759)三月,史思明援救安庆绪,一战击溃九节度。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
上元二年(761)三月,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
代宗广德元年(76
第十三章 唐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