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妈祖信仰
沧海桑田,辗转轮回,对经典的虔诚依旧保留心中…
妈祖文化交流将拉开海峡论坛大幕
2011年6月9日至13日,台湾150家左右妈祖宫庙的信众代表将奉请分灵妈祖像,回到福建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参加“莆田妈祖文化活动周”活动。这也将拉开第三届海峡论坛的大幕。
“莆田妈祖文化活动周”活动以“中华妈祖情,两岸一家亲”为主题,将以台湾云林北港朝天宫为主,覆盖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等台湾东南部地区150家左右妈祖宫庙的信众代表1000多人。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金榜表示,本次活动将突出民间性、社会性、广泛性,进一步发挥妈祖文化联结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扩大台湾中南部民众的参与面,深化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增进文化认源、民族认同。
新闻焦点
一、妈祖简介
台湾妈祖信仰
四、社会功能
三、地域特点
二、大陆渊源
相传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宋太祖建隆三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福建莆田县湄洲岛;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她自幼聪明伶俐,8岁到私塾读书,能过目成诵;10岁就信佛焚香念经,早晚不懈。后曾多次遇异人指点,练就一身水性及善观天象的过硬本领。湄州湾海域内有不少礁石,在此遇风触礁的船只常得到她的救助,故当地人将她奉若神明。
妈祖简介
妈祖画像
大陆渊源
闽粤移民的固有信仰
航海技术的落后
医药的不发达
清廷的大力推展
民间经济的活跃
大陆渊源
1、闽粤移民的固有信仰
妈祖信仰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莆田地区人民私奉时期;
第二阶段:公开传播时期,即宋宣和五年朝廷颁赐顺济庙额之后;
第三阶段:普及时期,即宋朝进士陈俊卿出面提倡以后。
大陆渊源
2、航海技术的落后
“海神唯妈祖最灵——凡海舶危难,有祷必应。”
——郁永河的《海上记略》
大陆渊源
3、医药的不发达
妈祖本为海神之职,而为何又扩展为消灾祛病的医药之神?
(1)因为在闽粤移民的心中,妈祖是他们最亲近的神明。
(2)基于神是万能的这种信仰观念,人们认为妈祖的护佑神力可无限地延伸扩张。
大陆渊源
4、清廷的大力推展
台湾第一座官建妈祖庙大天后宫
施琅收复台湾后,上奏清廷建议奉台湾民间信仰的妈祖“天妃”赐晋天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准奏,且进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敕号,改台南宁靖王府为大天后宫,派满族大臣礼部侍郎雅虎致祭。雍正四年,皇帝又御书“神昭海表”匾,由台湾镇总兵林亮迎至天后宫敬悬,乾隆时期清廷又颁旨改官祀,天后宫之名称逐渐普及至今。
大陆渊源
5、民间经济的活跃
台湾经过日据时代毁庙灭神的信仰黑暗时期以后,在光复初期,由于信仰恢复自由,各地庙宇纷纷就地重建或修建。台湾的许多妈祖庙就是在这个风潮之下一一建立的,这使得妈祖信仰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
台湾妈祖信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