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客运发展的思考.doc对农村客运发展的思考
一、石家庄市道路客运现状
石家庄市域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辖区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山区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50%,18个县市,4349个行政村,现有班线客车2497辆,客运班线715条,汽车客运站26个,2007年底村村通客车率达100%。
二、农村客运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我市的农村,特别是山区,道路客运从车型结构、运力总量、运输能力方面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由于受经济条件和地形的限制,建成的乡村公路等级偏低,基本上是四级路或是石碴路。加之老百姓爱路护路意识较差,在公路上和公路两边乱堆乱放、打场晒粮、加水洗车、建房搭棚等现象屡禁不绝,车辆通行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站场建设由于公益性强,投资回报率低,人们对投资建站的积极性不高,因而目前存在着站场数量少、等级低、分布不均等问题。
。目前在农村运营的班线客车部分比较老旧,影响了乘车质量,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出行更安全、更舒适的运输需求。
。由于农村人口是自然居住,运量相对分散,且时限性较强,相比来说,过年、过节、农忙季节和集贸市场赶集日等客流量比较集中;其余时间客流量小,运力过剩,造成运力资源的浪费。
,经营困难。在农村特别是山区,由于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客运线路分散、运距短,绝大部分农村客车以柴油和汽油为燃料,运输成本高。乘车费收高了老百姓不愿意坐,收低了企业利润小,经营积极性不高,市场出现萎缩。
,经营不规范。目前,农村的客运经营主体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不能形成规模经营,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有时为一时的经济效益,违规经营,特别是在客运淡季,客运经营者争抢客源、倒卖旅客,损害了旅客的合法权益。
。由于农村客运受运行模式的限制,运输出现“真空”,部分机动三轮车、面包车等车主受非法利益的驱使乘虚而入,抢客拉客。而这部分车辆大多是
“三无”(无驾驶证、无行驶证、无保险)车辆,车辆状况差,安全系数低,车主和农村乘客安全意识淡薄。运政执法部门虽然每年都严厉打击,但因取证困难,仍屡禁不止,不但扰乱了客运市场秩序,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加快站点建设。农村客运站点建设要按照农村道路运输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根据旅客流量、流向和群众需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条款结合,建立起与农村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站场网络,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政府补助、社会赞助、客运企业投资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加快站点建设。
,加快企业改制。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道路客运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众多弱小分散的经营主体可通过兼并、参股等形式进行企业改制,走联合经营之路,组建运输集团公司,实行公司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运输实力和服务质量。
,创新管理模式。根据农村的地形和人口分布情况,合理发展乡村客运线路,打破
对农村客运发展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