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识字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按顺序观察图画,能把图画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现了阅读中的第二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正确书写“一、二、三、四、五”五个生字。(体现了识字与写字的第三条: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4、通过诵读,了解诗歌的意思,初步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体现阅读的第7条:诵读儿歌,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重点与难点:认字和写字,难点是分辨“八”和“入、朗读
课前准备:
卡片、小黑板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揭
示课题:
能按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画,能把图和词语联系起来。
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要注意“一”的变调。)
通过认真听、自己读、做停顿记号等方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了解诗意,配乐诵读全诗
简介古诗意:在一个离得不太远的小村庄里,有几座亭台,盛开着许多的花儿,几户人家还冒着袅袅炊烟。这是一个多么幽静美丽的村庄啊!2
通过引导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并讨论自己的理解,正确了解诗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生字学习
1、认识田字格
对照田字格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等。
2、一、二、三、四、。一:起笔和收笔要稍停顿用力,写在横中线上,向右上斜。
二:第一横短,第二横长,两横分别在中线上下。
三:横的长短均不同。与“二”进行比较,中间一横最短在中线上,第三横最长。三横之间的距离均等。
四:笔顺规则是“先里头后封口”。
五:有四笔,笔笔相连。
通过认识田字格,练习书写,能正确书写“一、二、三、四、五”五个生字。
教学反思
课题:识字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现了阅读中的第二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六、七、八、九、十”五个生字。(体现了识字与写字的第三条: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3、通过学习诗歌,感受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重点与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六、七、八、九、十”五个生字。
课前准备:
卡片、小黑板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检查复习
通过检查复习,了解学生的对识字1的掌握情况。
二、理解古诗
启发学生讲述:“二三里”是说路途不远;“烟村”是有人居住的山村;“四五家”是指这个山村人家不多;“六七座”,有几座亭台;“八九十枝花”,有许多枝花。
通过认真听、自读、讨论等手段,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古诗。
三、启发想象,指导背诵
指导学生练习背诵,一边背诵一边想象山村的画面。
通过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并进行讨论自己的理解,正确了解诗意,能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四、指导写字
六:四笔各不相连。出现新笔画:点。
七:先长横再竖弯钩。
八:与“六”比较,第二笔是捺。
九:先撇再横折弯钩。
十:由横和竖组成。横略短。竖为悬针竖,要长些
苏教版一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