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关键词】剥脱性皮炎药疹护理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亦称红皮病是以皮肤黏膜出现水疱、坏死、脱落为特点的重症皮肤疾病。如得不到有效治疗常会导致病情反复,严重尚可累及机体其它系统,如病情特重或救治不当,其死亡率可达10%~20%。死亡原因多为原发疾病恶化及严重并发症:感染、肺炎、败血症、心力衰竭、中毒性肝病等。[1]‰~‰,国外文献报道男女之比为2∶1,且40岁以下超过75%。[2]董丹等经研究发现致敏药物中以抗生素类占首位,抗生素中又以头孢类药物居首。[3]为使护理同行更好地护理此类患者,本文对其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1一般护理
对剥脱性皮炎病人施行特护或一级护理。置单人房,病室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注意空气流通,定时更换灭菌床单及被套,空气消毒1h,患者离室后,用紫外线照1h,室温18~22℃,湿度在60%~70%,每天通风换气2~3次,每次15~20min,%强力洗消精消毒液拖2次,被服经高温蒸气消毒并及时更换,质地要柔软,每2h协助患者翻身1次。%强力洗消精消毒液洗手,戴无菌手套后再进行各种护理技术操作。输液及测血压时应在止血带及袖带下垫无菌纱布,并专用,以防表皮脱落增大创面而增加感染机率。做好保护性隔离,严格限制探视,减少人员出入。鼓励病人多饮水,饮食上可有流食→软食→普食逐渐过度,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物。
2病情观察
、意识状态及尿量: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随时注意有无心慌、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和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出现并做好抢救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严格记录液体的出入量,观察皮肤状况。[4]

:患者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易引起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留置胃管期间注意回抽胃液的颜色,保持大便通畅,观察大便有无出血倾向,有异常及时送检做隐血试验。,2次/d,口服制酸药,保护胃黏膜。
:由于重型药疹患者皮损面积大,渗液多,体液大量丢失,加之患者因消化道黏膜受损后进食少等原因,较易引起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同时由于药物的大量应用也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因此,要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仔细观察皮肤及巩膜黄染情况,及时留取各种化验标本检查肝肾功能。据有关文献报道血浆置换和血液透析滤过疗法可以加快血液中过敏物的排出,对早期预防肝肾功能受损疗效显著。
、泌尿系统感染及褥疮:由于患者呼吸道黏膜受损和长时间卧床较易继发肺部感染及褥疮,协助q2h更换体位,每日拍背2次,用50%酒精按摩骨突处、受压部位及骶尾部,但忌在皮损处按摩。[5]必要时使用悬浮床,患者皮肤大片剥脱使用普通床使创面受压,破溃、坏死,继而使创面加深,而使用其自身的风热作用,使热空气通过滤单辐射到床周形成1个热空气环境有效保护创面。调控好治疗温度,一般为30
℃~36℃,床温过高或过低均对患者造成影响,可将床温写入交班内容。最初温度为35℃,9d后患者创面干燥无渗出,将温度调至32℃。[6]多喝水,做好尿道口护理。保证床单位清洁干燥,提高机体免疫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buaiwo1318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