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0中漫十大现象.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0动漫十大现象
没有任何约定,四月末五月初的杭州城到处是动漫人的身影。自2005年首次举办以来,中国国际动漫节(以下简称“杭州漫展”)走过了六个年头。从2005年的探索到2007年的亢奋,从2008年的理性到2009年的平静,杭州漫展已成为中国动漫产业的风向标。
      笔者有幸亲身参与并见证了2007—2010年四届杭州漫展,并于2009年杭州漫展后撰文《慢跑期:中国动漫产业进入中级发展阶段》提出了“慢跑期”的概念。如果说中静而于2009年进入慢跑期,那么2010年的中国动漫产业的行进又是一个怎样的姿态呢?——慢跑,依然以跑的姿态行进,只不过已经步履蹒跚。
      此刻正是5月1日暖暖的午后,置身杭州特有的茶馆氛围中品一杯龙井新茶,笔者继续用一枝拙笔记录下中国动漫发展过程中这蹒跚而执着、满身疮痍又坚强行进的一幕。
一、 几乎没有多少新动画产品
1、现象
      4月28日是杭州漫展的专业场。作为业内人士,怀着憧憬的心情,我27号就飞抵杭州,28号一早就进入展馆。然而,我只用了不到2个小时就将A、B、C三个场馆转完,所搜集到的资料仅仅是一小摞,仅仅洽谈了三家动画公司。本来欢快的双腿似乎也开始变得笨拙起来。下午两点钟就基本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于是回到酒店,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发现新动画公司只有10家左右,新动画作品不到30部,而去年的新动画片大约有100部,2007年的新动画片至少有300部。
2、原因
      缺少新动画产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全国近1/3的动画公司未参展。他们多数手上正在做着项目,而这些项目在2009年杭州漫展上已经露过面,本次无需重复展出。第二是很多参展的动画公司仍然主打过去的老项目,那些授权不出去的老项目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把动画公司拖得“半死不活”、“欲罢不能”。
3、趋势
      本届动漫节海峡两岸数字出版论坛上,陈绍诚先生在阐述未来5D电影的发展趋势时讲了这样一句话:“硬件终归是硬件,没有好的内容、讲不出好的故事,再好的硬件也没用。”所以,中国原创动漫产业历经五年高速发展,已经进入“内容发展”的提高期,这个时期,发展速度可能会降下来,但质量确实会有所上升。在笔者看来,几乎所有动画公司都应该聚焦创意编剧板块,瞄准创意编剧人才,将他们纳入企业发展的核心层。
二、新作品几乎没有什么创意
1、  现象
      经对搜集到的30部新动画作品进行市场评估和分析,60%以上新片几乎都没有什么创意和创新,他们共同的特征是:讲述一个幼稚而白痴的故事、设计一些丑陋但不可爱的主人公、编造一些没有逻辑甚至莫名其妙的情节。这让我突然有了一种莫名的担心——这样平庸的作品在2007年前后就以每年几百部的速度诞生,又以每年几百部的速度消失,“剩下”的不到千分之十。为什么时至今日,还有人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往里“砸钱”呢?
2、  原因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足为奇,“杀鸡取卵”的确是相当一批投资者惯用的手段。在国家大力支持国产原创动漫产业发展政策强有力的影响下,一些周边行业的“淘金者”迅速跻身于动漫领域,这些“外行资本”为了能迅速与政府对话、立竿见影地拿到“优惠条件”,从而草草地编造一个故事,做出一段样片,就成为所谓“动漫大军”中的一员了。然而这草

2010中漫十大现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