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岳拾金不昧
——制作人:刘莳
何岳拾金不昧
原文:何岳,号畏斋,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何岳,别号畏斋。曾有一天晚上走路的时候,拾到200多两银子,但是他不敢告诉家里人,因为害怕家人会劝他把银子留下。
:使,让
文化常识:
说”号":古人除了姓名外,有的还有字与号。"号"又称“别号”。号有的是自己取的,也有的是别人给取的。如欧阳修号醉翁,陆游号放翁,苏轼号东坡等。
何岳拾金不昧
:封存的标记。 :贪图,形容词作动词用。 :想要
原文: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到银子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问他银子的数目,与拾到的银子数目和标识都相同,于是就还给了那个人。那人为感谢他,想给他一些银子,何岳就说:“我拾到银子别人也不知道,要是想要的话就全都是我的了,又怎么会要你给我的这些呢?”那个人感谢了他就离开了。
何岳曾在当官的人家教书的时候,那个当官的人有事要去京城,把一个箱子交给何岳寄放,箱子里面有几百两银子。告诉何岳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再来取回。他一离开就是几年,没有任何消息。何岳听说他的侄子有别的事到南方来,就托人把箱子交给他的侄子了。
何岳拾金不昧
: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称。 :寄托 (sì):等待 :有一天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何岳拾金不昧
答案:突出何岳主动交出寄存的箱子。
问题:为什么要强调“非取箱也”?
何岳的性格特点
何岳行为端正,很孝敬父母,捡到钱没有一点想独吞的想法。处理方式稳当,给别人钱时先问清情况确定钱的主人。不贪图他人财物,即使时隔多年、无人知晓、主人也没主动要,他也主动还给把钱寄放在他那儿的人的侄子。
谢谢!
何岳拾金不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