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必修3小高考知识点整理.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江苏省高中历史必修Ⅲ复习纲要
高二历史组整理 2009年3月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学派:老子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
2、孔子的思想主张:
A、   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克已复礼” C、   有教无类,兴办私学。
3、孟子的思想主张:
A、“仁政”。 B、“民贵君轻”(“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 C、“性善论”。
4、荀子的思想主张:A、“仁义”、“王道”。B、“君舟民水”。C、“性恶论”。D、制天命而用之。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改造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主要思想:
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太学:①性质:官方最高学府②教材:“五经”,教育为儒家所垄断③教师:精通“五经”的博士④学生:平民、贵族、官僚子弟⑤与选官制度相结合:太学子弟经考试合格后可到政府任官⑥作用:大大提高儒学地位
3、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3课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1、宋朝的程朱理学:
北宋——程颐、程颢二程基本观点: ①万物皆只是一个理,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
②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③格物致知;④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
南宋——朱熹理学内容:①天理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②存天理,灭人欲
③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著述《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
2、陆王心学:
(1)南宋陆九渊: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③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①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
②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③“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1、  离经叛道”的李贽:①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②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的私欲。③他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  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知识简表
共同经历: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激烈动荡的年代,参加过抗清斗争
共同
主张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共同
作用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进步思想(《日知录》)
主张物质第一性,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

必修3小高考知识点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124 KB
  • 时间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