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
——以多元形式进行德育
qgyy (原创)
内容提要: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丰富的文化知识,更需要养成健康的人格。德育就肩负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学生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态度,影响着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本文从语文教师的视角,探讨了利用学科特色、开展真诚谈话、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等多元形式进行德育的方法和成效。
主 题 词:语文 德育 多元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做人,成长为真正为社会所需的德才
兼备的人才。进行德育有多种渠道,也应将德育渗透课堂。作为语文教师,笔者想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做法探究如何以多元形式进行德育。
一、巧用练笔本,搭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享有了解学生、与之沟通的独特渠道——练笔本。由于学生平时可以倾诉的对象太少,因此,在练笔本中,学生基本上是“我手写我心”,将练笔本视为放飞心灵的天地。他们在文中撷取生活的浪花,让美丽在瞬间定格;他们坦陈自己的想法、困惑与迷茫,期望老师的交流与点拨。读着他们的练笔,我感觉自己与他们走得很近,仿佛走进了他们幼小的心房。每周一收到学生的练笔本,心中总是充满好奇与期待。这周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想法?由于学生每周都要写练笔,因此我对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变化把握得比较及时和全面。可以说,练笔本是一座桥梁,是老师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桥梁,是学生和老师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练笔本是一种很宝贵的德育资源。
练笔本有时是学生的诉苦信,有时又是求救信,有时还成为他们尽情宣泄自己情绪的平台。作为老师,需要认真捕捉每一篇练笔的信息,从中发现问题,并找出对“症”的良药。
比如有学生在练笔本中流露出悲观厌学的情绪,认为学习太累,感到很痛苦。在批改时,我鼓励他:“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就像登山一样,过程虽然很辛苦,可是只要你坚持不懈,到了山顶你就能领略一览众山小的美景。等你通过努力学到很多知识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知识的海洋是多么美妙!朝气蓬勃的你应该乐观,生活是美好的,知识是宝贵的,学会适度地放松自己,试着调节自己的情绪,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
”
有学生流露出对某位老师偏心的不满,认为自己不被重视。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的鼓励,于是我给他写道:“不要过于在乎别人如何看你,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并证明给大家看!是金子总会发光,一味地埋怨会让自己的世界失去阳光。你是很出色的,老师很欣赏你!希望你继续努力!”
有学生在练笔中讲述了自己与父母的矛盾冲突及隔膜。我感觉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于是我及时打电话给那位学生的母亲,与她进行细致的沟通。告诉她孩子的状况和需求,分析了家庭的关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告诉她我们的教育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同时不忘强调她的孩子是个很有潜力的学生,重要的是需要更多的家庭关怀。另一方面,我又与该学生进行了交流,希望他体谅父母的艰辛,教他如何主动和父母交流。
实践表明,通过练笔本发现学生的存在的问题,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是进行德育的一个有效渠道。
二、真诚地谈话,开启学生封闭的心扉
如果说通过练笔本和学生对话是一种静态交流,那么面对面的、朋友式的谈话则是进行德育的动态方式。谈话式教育的优点是直接、生动、感召力强,可以借助声音和手势、神态、表情等形象化的多维路径开启学生封闭的心扉,同时也可以更全面地感知学生的反应,获取练笔本所体现不出的信息。但是,谈话也要注意很多细节,比如语气、语调的把握,时间、地点的选择,主题的切入等。
以下举一例介绍谈话法的运用及其效果。通常说来,实验班学生比普通班学生更重视成绩,因此德育压力也更大。其实众所周知,好成绩的取得受多种因素影响,心态就是其一。拼命死学未必能取得好的成绩,相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却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有一天,我教的一实验班学生家长打电话给我,说自己的孩子由于最近一次的语文考试成绩不理想,到家哭个不停。她看孩子哭,自己又帮不上忙,也心疼地哭了。于是我就劝慰家长:“您别哭了,咱们要让孩子正确认识、对待考试。成绩有所起伏是正常的。您不给孩子施加德育压力就是很好的做法。但千万不能和孩子一起哭,这样会使孩子更难受,让她更伤心、更自责。明天我找XX谈谈,放心好了。”家长这才放心。
第二天放学,我去教室找XX。看上取,她蔫蔫的,特别没精神,的确让人心疼。“秦老师,您找我?”看我向她走去,她不安地问道。“是啊,老师想跟你聊聊,有时间吗?”“好。”学生见老师找,总怕挨批,而且也怕别的同学议论。为了使她有一种放松的心情,我便和她来到了
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以多元形式进行德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