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中华武术的普及与推广的原因
肖潇
武术是中华儿女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然而,近年来,中华武术运动没有得到很好地普及与推广,问题颇多。这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社会各界包括武术领域自身,都对武术的普及与推广工作重视不够。现在,武术已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社会各界、政府及武术界自身,都应对武术的普及与推广工作重视起来,加强武术的普及与推广,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以使中华武术再振雄风,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尽管中国武术将特殊身份亮相2008北京奥运会,但无望进入此届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从中国武术运动近年来发展的情况看,这一结果似乎绝非偶然。因为根据奥林匹克“普遍参与,公正竞赛”的精神原则,中国武术运动在近些年来,不但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普及,反而存在不少让人担忧的问题和现象,这不得不让我们认真思考和并认真对待。首先,从娃娃抓起就是很大的问题。武术基本功练习的黄金时间段是6-10岁,这段时间筋骨比较软,可塑性最强;很多的高难度动作学起来最快,可是现在的父母对武术的认识和信赖度不够,也就是说群众基础十分薄弱。作为武术运动员出身的我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也在努力创造学习武术的氛围,也在努力组织训练和比赛,可是几年下来发现问题严重,学生的热情不高,就连学校的支持也是无力的,所以我不断的反思问题的所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武术领域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另一个是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武术领域的问题和原因。
1、重竞技武术,轻普及推广。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的开展,为了让中国武术尽快走向世界,进入奥运会,竞技武术在武术专业队和体育运动学校得到了重点发展,并朝着更为专业的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但是,武术运动的普及推广工作,却没有得到同样的重视。目前,国家对传统武术项目的研究整理和套路创编投入都很少,全国各种级别的传统武术比赛也很少见,偶尔能有一些民间组织的传统武术比赛与交流,如山西形意拳协会的活动等。实际上练习传统武术的人正在不断减少,这就会使武术逐渐失去它的根基和群众基础。
2、武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演练结合不够,存在差距。
1986年3月召开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总结会上,展出了编写的武术拳械录有651万字;;古兵器392件,实物29件;已查明自成体系的拳种有129种,再加上木兰拳和少北拳,目前中国武术“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自成体系的拳种共有131种。而且,自中国武术准备“申奥”以后,又加强了对武术文化和武术理论的研究,培养出了一批理论人才。武术的理论研究是得到了较多的重视,但是,它与实践演练的结合却没有被充分重视起来。比如:第一,体育院校的武术硕士生和博士生,大多数都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武术训练,实际演练水平比较差,而武术的训练课程也不占主要地位,只要毕业论文能通过,就能拿到学位。这种现象近年来虽有所改变,但还是没有大的改观,这从一些研究生毕业后到学校工作武术训练课质量较差可以看出。
第二,武术教师职称评定,不是看武术练得如何,而是看发表了多少论文。纸上谈兵就能晋升职称,这就影响了武术教师提高武术演练水平的积极性。第三,武术界竟有人提出,武术还可以“文练”。须知“文练”只是在“武
阻碍中华武术的普及与推广的原因 肖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