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树木的整形修复习思考题
一、简答题
1、树木修剪的目的和意义
(1)保证树木的健康。(2)培养树形、控制树体大小。(3)保障人生与财产的安全。(4)调节树木与环境的关系。(5)调节树体各部分的均衡关系
①促进树体水分平衡,保证移栽成活;②调节器官间的平衡(“促、控”双重作用)。(6)促进老树的复壮更新。
2、如何确定修剪的时期?
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因树种不同,修剪目的不同和修剪性质的不同,各有相适宜的修剪季节。因此,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适宜季节修剪,才能达到目的。
一般说来,落叶树木自晚秋至早春,即在树木休眠期的任何时间均可进行修剪。但从伤口愈合快慢速度考虑,则以早春树液开始流动,生育机能即将开始时进行修剪,伤口愈合最快。
常绿树木,尤其是常绿花果树,如桂花、山茶、柑橘之类,无真正的休眠期,根与枝叶终年活动,代谢不止。故叶内养分不完全用于贮藏,当剪去枝叶时,其中所含养分也遭损失,且对日后树木生长与营养也大有影响。因此,修剪不仅宜控制强度,使树木多保留叶片外,还要选择好修剪时期,力求修剪使树木少受影响。通常在严寒季节已过的晚春,树木即将发芽萌动之前是常绿树修剪的适期。
3、整形修剪的原则有哪些?
,按需修剪
,因枝修剪。
,均衡树势。
,方法有别。
4、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方法有哪些?
①截又称短截,即把枝条的一部分剪去。其主要目的是刺激侧芽萌发,抽生新梢,增加枝条数量,多发叶多开花。
②疏又称疏剪或疏删。将枝条自分生处剪去,疏剪可以调节枝条均匀分布,加大空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树冠内部枝条生长发育,有利于花芽分化。疏剪的对象主要是病虫枝、干枯枝、过密的交叉枝等。
③回缩、截干 回缩又称缩剪,指对多年生枝条(枝组)进行短截的修剪方式。在树木生长势减弱、部分枝条开始下垂、树冠中下部出现光秃现象时采用此法,多用于衰老枝的复壮和结果枝的更新,促使剪口下方的枝条旺盛生长或刺激休眠芽萌发徒长枝,达到更新复壮的目的。 截干对主干或粗大的主枝、骨干枝等进行的回缩措施称为截干,可有效调节树体水份吸收和蒸腾平衡间的矛盾,提高移栽成活率,在大树移栽时多见。此外,尚可利用逼发隐芽的效用,进行壮树的树冠结构改造和老树的更新复壮。
④伤损伤枝条的韧皮部或木质部,以达到削弱枝条生长势、缓和树势的方法称为伤。伤枝多在生长季内进行,对局部影响较大,而对整株树木的生长影响较小,是整形修剪的辅助措施之一
⑤变是变更枝条生长的方向和角度,以调节顶端优势为目的整形措施,并可改变树冠结构,有屈枝、弯枝、拉枝、抬枝等形式,通常结合生长季修剪进行
⑥其他包括摘心、抹芽、摘叶、去蘖(又称除萌) 、摘蕾、摘果、断根、缓放等。
5、简述修剪的调节机理。
(1)调整叶面积,改变光照条件,从而调节树体营养合成水平和营养状况。
(2)调节地上/地下平衡,影响根系生长,从而调节无机营养吸收与有机营养分配。
(3)调节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数量、比例和类型,从而调节树体营养积累和代谢。
(4)控制无效枝叶和调整花果数量,减少营养的无效消耗。
(5)调节枝条角度、器官数量、输导通路、生长中心等,定向地运输和分配营养物质。
6、常绿绿篱修剪时期的确定应依据什么原则?
(1)常绿针叶树:第一次修剪在春末夏初进行;第二次修剪在立秋后,伤口在严冬到来之前完全愈合。(2)大多数阔叶树种:春、夏、秋三季都可进行修剪。(3)花灌木栽植的绿篱:一般不进行严格的规整式修剪,最好在花后修剪。
7、试述树木不同年龄时期整形修剪有何不同?
(1)幼年:整形为主、轻剪为主(2)成年树:花果类:调节生长与开花结果的矛盾;观形类:保持丰满的树冠,防止变形及内堂空虚。(3)衰老树:强剪为主、促进更新。
8. 去顶修剪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切口下尽量留大枝;(2)去顶的伤口应修整光滑并成球面凸形,同时进行消毒和涂抹;(3)易产生大量的干萌条,应及时抹除;(4)切口应在枝皮脊线以上或与保留枝干(枝的长轴线)平行,不留长桩。
9. 试述在树木修剪中摘心的作用。
(1)削弱顶端优势,(2)是营养集中于下部已形成的组织内,可调节枝条生长势、增加分枝、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
10. 在树木整形修剪中主枝配置的原则是什么?
结构牢固,枝叶匀称,通透良好,液流顺畅。
11、试述生长期修剪的技术措施。
(1)摘心和剪梢当新梢抽生后,为了限制新梢继续生长,将生长点(顶芽)摘去或将新梢的一段剪去,解除新梢顶端优势,使其抽出侧枝以扩大树冠或增加花芽。
(2)抹芽和除蘖将芽及早除去,称为抹芽;将已发育的新梢剪去,称为除蘖。
(3)环剥在发育期,用刀在开花结果少的枝干或枝条基部适当部位剥去一定宽度的环状树皮,称为环剥。
(4)扭梢与折梢在生
第十章树木的整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