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学习小组建设和作用发挥》结题报告
王晓利荆婷
课题研究的背景
合作学习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于美国,是指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载体,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以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完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思维品质的目的。目前,合作学习是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我县教育局、教研室自2010年9月率先在四所学校实施高效课堂,我校是四所试点学校其中之一,经过一年的摸索实践,我校课改进入了一片新天地,教师充分认识到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所以建设、培训好一个小组,也就能把握住高效课堂的灵魂。
研究意义
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合作学习,不仅能共享学习资源,更能增加集体精神,加强团队协助的培养,促进学习的进步,更加能体现集体智慧的高度结晶。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自学能力的差异,在教学时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情境,采用分组或其它合作形式,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使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更好的学习,并发挥“光环”的作用,引导其他学生,也能使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动性,依靠好学生的带领导入课程的学习
中去,并在合作中互相受到启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三、研究目标
1、分析我校一年来在高效课堂中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适合农村学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继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尝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4、培养学生参与、互助、民主、合群、合作、竞争、交往等道德观念和现代意识。
研究方法
1、调查法:了解一年来我校在高效课堂实施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情况。
2、问卷法:了解一年来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所想、所需。
3、研讨法:针对一年来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4、帮扶法:一是一对一帮扶,既一个优秀生帮扶一个学困生。二是A帮B、B帮C、A拓展的方法。以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
1、组建合作学、学习基础和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并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员自愿与调整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组,将全班分成9组,每组6人,并给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响亮的名字。小组成员按学业成绩划分为AA、三个层次,每个学生的代码分别是A1、A2、B1、B2、C1、C2。
2、选拔小组长:选一名学习成绩优异、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有团队协作精神、人缘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3、培训小组长和小组成员。
明确小组长的作用及责任,加强小组成员互助意识的培养,确立小组成员的任务,关注学困生的发展。
4、建立小组评价和奖励制度: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把学生在高效课堂中的表现得分合计作为本小组的最后成绩,周末、月末、期末分别汇总给予奖励。
5、初步实施、磨合。课堂中在教师的指点下进行,让小组长、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逐步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服从小组长的管理。
第二阶段:正式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5月)
1、课堂中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放手让合作学习小组发挥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培训、及时改进。
2、课堂中注重各合作学习小组学生的展示,大展示与小展示相结合。
3、课堂中及时对学生及小组进行评价,做到一周合计,一月小结,一学期总结,周末、月末、期末分别奖励优秀学生和优胜小组,充分调动各小组成员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4、关注细节问题,各小组成员在展示时,要有姿体语言、端庄大方的仪态、清晰的口语表达、默契配合的关系。
5、注重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及合作学习小组中存在的问题,随时调整各小组成员。
6、重视各小组的合作,各小组之间既要团结协作,又要展开竞争,课堂上必须处理好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关系。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6月)
1、做好反思总结工作,观察、分析、论证小组长与小组成员之间、每个小组中一对一帮扶学生之间及各个小组之间的协作关系是否能正常运转,是否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2、反思在一年的研究中还存在着那些
结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