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和谐班级”建设之浅见.doc浅谈中职学校“和谐班级”建设之浅见
一、营造家庭式氛围
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或城市的弱势家庭,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做生意。一些学生的父母离异,他们来自于单亲家庭。渴望父母的关爱,期盼家庭的温暖成为这些学生的内心需求。班级管理中,营造家庭式氛围成为班级建设的重要措施。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级管理中,营造家庭式氛围,班级具体的管理者即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认清其思想行为特点。为了尽快深人地了解学生,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与学生接触、交往。具体可通过谈心交流、走访学生家庭、阅读学生生活日记等多种途径进行。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在班级管理中,营造出家庭式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很重要。当然,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思想问题时,了解详情,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是最好的爱的方式,也是最好的教育行为。班级管理中,笔者实施过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现举一个营造家庭式氛围,建设和谐班级的案例予以说明。新学期开始,学校举办广播操比赛,要求每个班级都要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可是笔者发现一位同学就是不配合。每次练习的时候,这位学生总是拖拖拉拉,无精打采的,上课也是这样,这引起了笔者的关注。通过与学生的谈话,了解到这位学生的父母都在外地,他没有人照顾,也没有人约束,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没有约束,使他放纵自己,经常上网到深夜。了解情况后,笔者一方面表扬了他懂事,因为他自己还是个孩子,就能照顾弟弟;另一方面委婉地批评了他沉迷上网,并告诉他家里遇到困难时一定要求助于班主任,要相信班集体。班主任真心的关爱,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促使这位同学努力去改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位同学有所改变。在一次班会中,笔者肯定了他的努力与进步。后来,这位学生逐渐成为一名认真负责的班干部,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这是一个营造家庭式氛围,建设和谐班级的成功案例。
二、实施自我管理
实施自我管理是建设和谐班级的有效手段。实施自我管理,建设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采取正确引导至关重要。实施自我管理,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合理配置班干部
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优秀的班级离不开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初接新班,笔者一般采用毛遂自荐的方式并参考学生的档案鉴定,以尽量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长。为提前配备班干部,我还成立临时班委会。临时班委会工作一段时间,再进行综合评定,通过学生测评,称职的继续留用,不称职的调整,让有组织能力、品学兼优且又愿意为同学服务的优秀学生当选为班干部,以树立班级正气,形成良好班风。
、各司其职的管理体制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集体的核心,通过这个核心去带动全班同学努力实现集体目标。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分级管理制”。班级实行四级管理,一级管理:四名班委,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团支书,为班内核心力量,负责班级中的各大项工作,如学习委员负责指导督促课代表的工作,生活委员负责指导督促值日组长的工作等;二级管理:大组长和小组长,分管各组的学习和卫生;三级管理:科代表,负责各科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四级管理:职责长负责班内各项小范围工作,如:“灯长”、“桌长”、“门长”、“窗长”等
浅谈中职学校“和谐班级”建设之浅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