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冠心病二级预防.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冠心病心肌梗死二级预防进展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冠心病诊治中心
秦学文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
美国
根据2001年资料,168万ACS患者住院, 其中30%发生STEMI, 大约50万病人诊断STEMI。
中国
根据2005年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每年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现患心肌梗死200万人,现患心力衰竭400万人。心肌梗死及由此引导HF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AMI治疗演变及相关死亡率
1912年 Herrick 首先描述了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处于临床观察阶段。
60年代持续50年,洋地黄(心衰),奎尼丁(心律失常),抗
凝治疗处于争论,死亡率30%。
U时期,心电监测,起搏器,除颤器,心脏复苏,住
院死亡率15%。
80年代(高技术治疗时期) 心脏导管,Holter,溶栓治疗,介
入治疗,住院死亡率10%。
90年代循证医学治疗时期,评价危险,住院死亡率5%。
影响心肌梗死远期预后的主要原因
心肌梗死面积范围
反复心肌缺血
心肌再梗死
左心功能(LVEF<30% , 1年死亡率达45%)
恶性心律失常
冠心病心肌梗死存活患者是心脏事件再发的极高危病人。
有资料表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脏事件是无冠心病心肌梗死病人的5-7倍。因此,二级预防主要关注这些高危病人。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本目的
减少各种危险因素
减少和预防再发心血管事件
提高生存时间
改善生活质量
冠心病心肌梗死二级预防内容
危险因素干预
药物干预治疗
二级预防
危险因素干预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肥胖、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酗酒、体力活动减少。
不可调整的危险因素:家族史、年龄、性别
冠心病心肌梗死危险因素
其他危险因素
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Ⅶ、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纤维蛋白激活剂抑制剂、高半胱氨酸、乙醇、应激、A型性格

冠心病二级预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yj199215
  • 文件大小4.83 MB
  • 时间2018-06-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