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化”装饰
为什么要推广“产品化装饰”
现场问题:1、工人短缺,抢工来不及;
2、人力、能力、精力有限,处处收不了
尾,管理效率低下;
3、项目后期的质量控制不了;
4、工厂的进度、质量、送货不受控;
我们把施工现场可以理解为“工厂”,项目经理好比“厂长”,施工员好比“车间主任”。每一个施工步骤,每一个施工区域就相当于“工厂”中生产的“产品零部件”。
从基层到面层,从单间到单层,它的层层组合、组装就好比是“工厂”中合格零部件的组装过程。在现场完成的每项、每套、每层是经过验收合格的局部“产品”在最终交付客户前的总集成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理解为“产品化”装饰。
转换角色看问题
“产品化装饰”的重点
1、项目部要先培训对“产品化装饰”的理解;
2、深化设计必须模数化,并考虑到各材质的收口问题(便于安装、管理);
3、放线、放样必须精确,工人要专门培训;
4、在下单时必须用“现场”的可变性,来配合工厂化生产的固化性,就是“现场”凑“工厂”;
5、从基层开始就应该通过使用“产品检验单”及“合格证”对每道工序实行“产品化”管理;
6、对已经检验合格的产品,进行“打包”并粘贴“合格证”,说明此分项“产品”已合格,做为“半成品入库”,进入待集成状态;
7、尽量减少现场施工步骤,减小出错机率,尽可能“后场”加工成“单元化的产品”部件到现场安装,各类产品要做到能联合下单,使工厂的供货周期大大提前,为项目进度提供有力保障;(如:玻璃/不锈钢,玻璃/木饰面,石材/不锈钢等)
8、对上下游供应链应充分研究,了解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加工、生产等工艺、步骤,甚至是包装、运输等等。有效地控制供应商“产品”的工艺品质,必须将“防火墙”设到供应商厂里,而不是工地门口,为“产品化”集成打下基础;
9、对现场安装工人的专业化培训;
10、在与供应商合约中约定必须按套的供货量或完成量来付款,包括现场班组施工的工作量也应按套付款;
11、项目部在“产品化”每道工序中的“自检”工作,必须落实到位;
12、确定对现场合格的“产品”进行贴合格单并“打包”,必须有专人负责;
13、现场“产品过程检验单”的落实记录,是以跟踪表的形式来统计并跟踪落实;
14、在“产品化”施工过程中是以“单元”作为完成工作量计算的。如工程量还剩20%,并非20%的工序,而是20%的单元,其余单元已具备交付条件;
15、项目部及工厂在下料单及工厂生产产品时,要以“单元”为单位,生产及供货,真正做到各“单元”“一步到位、步步到位”;
16、如遇工期紧,楼层多的项目,更要在材料收货时委派专人加强落实“物”、“料”的分货工作,做到各工种、各楼层的材料安排“忙而不乱”;
产品过程检验单及合格检验单的使用方法 ---(附跟踪表和检验单格式)
1、产品过程检验单,是施工现场从基层面—半成品—合格产品的生产过程,在检查出的问题处,直接粘贴的单子。应在检验单上注明问题的内容,方便于施工班组及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直观的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并及时修正改进,它的使用是“产品化装饰”中质量检验的关键。
2、为了便于跟踪管理“产品过程检验单”的落实情况,项目部要制定相应的“跟踪表”,并要责任到人,才能落实到位。(链接:黄龙的跟踪表)
3、在成品面上粘贴“检验单”时,不宜“贴死”,要便于清理。
4、在基层面检查合格后,应在合理范围内(约10㎡范围)粘贴上“合格检验单”,并签上检查人的名字。
5、在面层检查合格,并打包后,在打包膜外合理的范围内应粘贴上“合格检验单”,并签上检查人的名字。说明此“单元”产品已合格,待集成。
产品化装饰(金螳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