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的利与弊》说课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敖丹,来自阿城区亚沟中心小学。我说课的题目是地方课程《技术》中的四年级上册第3课《交通工具的利与弊》。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一点”中的第3课。学生已经在前两课学习了《汽车是怎么工作的》、《火车和铁路带来了什么》,在了解技术工具在生活生产中的工作原理和功用基础上,对交通工具的两面性进行学习的。
这节课属于认知性教学和创新性教学相结合的一节技术课。本课从现实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入手,引导学生在了解交通工具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认识到它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其他技术性物品的两面性。本课的内容是学生们在生活中都是亲身经历的,无论是交通工具的利与还是弊他们都有一些体验。我相信学生们一定会喜欢这节课的。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因生活环境的限制和生活阅历不足,学生对交通工具的作用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刻,对交通工具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没有足够的认识。我想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能达到教学目标的。为此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了解身边的交通工具,知道各种交通工具的种类和用途。
。寻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观察、动脑能力,增强学生的交通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交通工具带来的问题,寻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教学难点:寻找到生活中其他技术性物品的两面性,会巧妙的想一些办法扬长避短。
四、设计理念:
本课将围绕着学生生活实际,精心设计。通过五个环节的活动设计,以认识工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思路,围绕了技术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特点而设计的。
五、说准备
为了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搜集不同种类交通工具的图片和有关文字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掌握重点。我还精心设计了板书,板书设计是学生接收知识最直观的“接收器”,简洁的板书体现了教学重点,又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六、说学法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可以用最短的时间使教学目标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在本节课我采取了小组讨论、探究学习方法贯穿于课堂之中。
七、说教法
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及演示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一同进入我的课堂。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新课开始,我选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导入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之强烈地吸引着学生。同时,教师引导提问:李白只需一日的时间就到达了远在千里的江陵。诗人是借助什么交通工具呢?当学生回答是船后,教师接着又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交通工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现代的交通工具吗?学生自由发言后我顺势总结,根据领域可划分为三大类:海、陆、空。(随即播放课件)此时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从而引人学习任务。
(二)小组合作,整理汇报
本课要求学生在亲身实际体验和实践探究过程中,形成对技术工具初步的认识。因此将把学生分为
“海、陆、空”三大组,三组分别收集组员提
《交通工具的利与弊》说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