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委班子的意见和建议
一、政治上不够坚强的问题
1、政治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政治意识方面有待加强。学院部分党员干部在坚守政治坚强、贯彻“六个禁止”等方面,打折扣、走形式,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还有头脑不清晰、关键时刻摇摆不定的现象。
2、加强民族团结,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新形势下,使民族团结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有的干部、教师对民族团结教育、反分裂教育认识不到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缺乏足够的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学习,未能入心入脑,自觉遵守,不能活学活用,学用脱节。学校应创造条件让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多接触交流,增进了解,相互学习。
3、学院对“民族团结教育”、“反分裂教育”、“禁止宗教进校园”等工作非常重视,但仍存在死角、盲区,要加大力度排除隐患。
二、推动内涵式发展、促进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
4、学院应围绕2017年本科验收,明确和理顺工作思路,加强在软硬件方面的建设。
5、本科学校合格评估有哪些要求、哪些指标要清楚,不能泛泛地说,要全员培训,全面落实,及早成立评估办公室。
6、升本以后,学院应建章立制,统一规章制度。
7、转型是一个艰难的事情,要转变思想观念,尽快转型。
8、管理层次不清楚,管理混乱,学院应根据本科院校的办学规律,有效实行二级管理,资金下拨,提高管理效能,提高各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9、做好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改变吃大锅饭和人浮于事的现状。确实不让老实人吃亏,敢于为干事的人撑腰,让能干事想干事的人有干事的平台,敢于向陈旧的制度说“不”。应加大考核力度,年终考核应尽量按业绩来进行,要有奖惩的制度。
10、学院班子要及时配齐。
11、职能部门权限未进行限定,扯皮现象比较多。
12、信息化建设应作为学院的教学科研的支撑,放在重点位置。13、应实行网上办公,提高办事效率。
14、考虑天津路校区置换,用于新校区建设。
15、加强学院精细化管理,比如办公设备使用和维护等问题。
16、学院存在发展思路及办学定位不明的问题;存在制度不健全、分工不明的问题。
17、学校领导部门设置太多,领导干部数量多,工作拖沓、工作创新不够。应适当精兵减政。两校合并后,工作任务分配有问题,应深入调研,安排好人员工作问题。
18、部门之间扯皮多,有利的事情抢着做,遇见矛盾绕着走。有的中层干部存在“老好人”现象,不愿得罪人,用学校的利益讨好部下。
有的教职工存在不给钱不干活,干活就讲价钱,缺乏岗位尽职履责的意识。
19、干部要求多,使用多,培养进修不够。
20、学生管理和教学两张皮,上课迟到、卫生问题、学风问题要统一管理。
21、学籍管理要建立预警机制。
22、存在本位主义。有的领导干部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以个人利益为重,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有的存在本位主义,不考虑学院是两所院校合并的实际情况,凡事总是从自己原单位、本部门的利益出发,而不管不顾学院整体的利益和其它部门的利益。有的做事不顾大局,谋取本部门的利益不遗余力。
23、有的部门、有的人存在排外情绪,还存在远近亲疏、“小团体”的现象,影响两校合并后人员和新进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4、干部使用不合理,没有突出专家治学的原则。
25、学院存在不重视学术的现象。有的干部重视人情关系、人际关系,不利于学术发展和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26、各校区的功能定位应尽快划分,条块管理切实落实。
27、加强调查分析,重视高工高职办学特点、差异、各自原有的优势与不足。做到高工与高职二者优势结合,要加强教学文件的制订、修订,教学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等。
28、要建立严格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体现打基础、抓质量的要求和导向,避免短期行为。
29、解决师资和管理人员缺乏的问题。加快引进人才步伐,尽快解决教师少,教师工作负担重的问题;有的教师负担重,不愿意上实验课,造成实验课质量下降;应重视学校人才流失的问题,应考虑特殊专业特殊对待的问题;辅导员、宿管人员等学生管理人员严重不足,要根据实际配齐配好。
30、应鼓励教授、博士上课。一些教授、博士走上领导岗位后,带课课时受限,应该适当从宽。
31、博士代课太多,博士应限定课时。
32、45岁以上的老教师不能搞科研,应以教学为主。
33、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提倡和形成“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良好风气。
34、教师的培训和科研要加强。多关心一些科研比较薄弱的系部,比如管理系、体育教研部。
35、应制定鼓励教师潜心做学问的措施,对教授、博士也应该加强考核。
36、建议我校加大和内地院校的合作,提高培养博士的质量和数量(比如能与厦门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加强业务交流)。
37、应多给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如考研
党的群众路线意见大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