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词名句背诵积累1
1、《童趣》详细叙述了两件自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帐中”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二是“观虫斗草间”遇到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的经过。作者时有物外之趣,关键原因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第三段的“林”“兽”“丘”“壑”俱全一妙境完全源于作者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的是:丛草、虫蚊、凹者。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癞虾蟆。所拔的“山”指的是:土砾凸者,所倒之“树”指的是:丛草。用比喻、夸张手法写蚊子的诗句是夏蚊成雷。
1、《论语》:
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可用《论语》中的话
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⑦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为人谋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吾日三省吾身: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⑩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曹操的《观沧海》: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诗人想象的景象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也最能反映作者诗人博大的胸襟。
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运用互文的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与诗歌正文内容无关的句子: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统领全诗的句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的句子、运用对偶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明思乡之切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描写江上景色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钱塘湖春行》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描写初春景象的句子是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又表达诗人赞美之情的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接描写莺燕报春诗以对偶、拟人写出西湖早春生机蓬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的句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以动写静的词句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的词句是:七八颗天外,两三点山前
《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的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
《如梦令》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兴尽晚回舟。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着重写今曰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的诗句是:
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初中古诗词积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