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心中的好学校.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心中的好学校
作为长期在学校工作的老师,在新课改大潮的推动下,在我理解课改这把刀为什么从“课堂”动手的原因后,我心中的好学校的形象也悄悄的走进了我的心。
在这次我们来村中学做创建“新模式”大会上,我作为教师代表给老师讲明了两个问题,课堂改革为什么要有模式?模式的背后是什么?因为模式背后是理念,是“教育及育人”思想做支撑,它强调的是育人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我们为什么要课改?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仍需要的前提下进行课改会不是“带着脚镣跳舞”会不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和符号?通过调研,我知道了课改的理念是“我们关注的孩子的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做人比做题更重要”! 知道了教育改革就是改变人才培养方式,适应人才强国的战略需要,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那就必须“回归”教育的本真,还原教育的生态,走遵守常识遵循规律的路子,科学发展,以人为本,遵循规律,还学生主体地位。那么理清这个理念,那么好学校我们学校正是缺的是这种理念,更缺的是让理念如何落地的方法操作进而转变成课堂教学行为,让真正的理念“鱼游大海”!
弄明白了这些,我心中的好学校的形象就生长在心里,跃然在纸上,给好学校描绘出了一副生命的蓝图!
首先根据目前的状况,任何一本教育杂志上宣传的好学校关于名校的介绍,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高考或中考成绩如何如何?好多人认为拥有好的升学率,好的生源、好的名气、好的社会地位的学校就是好学校,说白了,只要能考出个好分数,毕业的时候能够考出个好大学,就能
“一俊遮百丑”于是,一些办学者自以为是,目中无“生”,从来不考虑学校的主体,即受教育者的感受。肆意加重学生负担,大搞题海战术,甚至不惜牺牲师生的身心健康,抓分数抓出血来,但是孩子的能力得到相应发展了吗?在这样学校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情感世界、他们的心理个性、他们的思维方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样的成长经历,会在生命的年轮上留下什么样的痕迹?说到这,我的心是痛的,我的眼里浸满泪水。
校长,老师都是这样的状态,“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要升学率,我就生产升学率”一切都是围绕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运转,教育就变得急功近利和浮躁了。教师把“育人”的外延功能在“升学率”的高压线下慢慢的扭曲了,校长在“升学率”的评价方向上站得久了,慢慢的眼睛里失去了学校它本身的含义,失去了我们教育的理念,找不到教育的灵魂所在,学校就像一个生产“乒乓球”工厂一样的生产出来只要是达标的高分数“学生”就行了!我作为学校的工作属性就完成了。这就是现状,这就是根源!我们孩子的学习就是为了小学升上中学,中学升上高中,高中考上大学,孩子们学习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升学,考上理想的大学,殊不知我们孩子的落脚地是哪里?落脚地是社会,是社会这个大炼炉,这才是孩子们学习的根!是孩子为什么要学习的根,孩子们得学习是为了获得终身需要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的教育是为孩子的生活、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做准备的,当前我们的教育本身并不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当教育和生活有了真正的内在联系,教育本身才更有意义,学生的学习也才更有兴趣,相反,学习脱离了生活和人自身的体验,学习就是枯燥的,孩子还有什么兴趣?学生只有在生活和实践中才可以体会到学习的价值是什么?比如他在课堂上突然解开了一个生活中的秘密,他的学习兴趣立刻就可以调动起来。所以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回到教育本质上,教育是培养

我心中的好学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