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办学品位永葆学校生命活力
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西羊羔学区孟宪华
随着农村城镇化趋势的进程,人口向城镇集中的速度加快,农村中小学的在校人数呈连续下降趋势,特别是在我们地处城乡结合部,优质生源流失,不仅影响学校发展,而且面临生存危机。这就要求我们校长不仅要有极度危机感,还应登高望远,谋求发展;两年来,我们着力于学生养成教育,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办学品位,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转变教育理念
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决定着学校和命运,它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个纲领;对过去是工作总结,对未来是发展目标。我们深入学校,认真总结多年的办学经验,从2009年冬开始,以新课堂改革为切入点,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为办学理念,以“快乐读书”为支撑,以“快乐教育、养成教育、家庭教育”为保障,着力开展学生养成教育,打造快乐课堂、高效课堂。经过近两年来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我们优化了校风校貌。现在走进我们校园地面干净,门窗玻璃不再破损;每个班的课堂,都能够看到学生积极参与、争问抢答,小组热烈讨论、交流合作,学生展示精彩、神采飞扬,老师点拨引领、循循善诱,特色课堂鲜明。
二、创建特色学校,树立品牌意识
为什么要创建特色学校?首先,特色学校本身具有一种感召力,它能够激起师生的上进心和创造力,有利于学校围绕办学目标,优化内部办学资源的配置,形成强大的办学活力;其次,特色学校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工作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综合
“校力”;再次,特色学校一旦形成,将有利于学校树立良好而独特的公众形象,有效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当学校校园拥有了特色的氛围和文化,那么教师就拥有了特色的精神和素质,学生也拥有了特色的快乐和成长。
两年来,我们强化品牌意识、精品意识,引领学校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不断提升办学境界,提高了办学声誉。
(一)、学生养成教育已成为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比如:学生的礼貌问题、纪律问题、学习习惯等。
2010年以来,我学区把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礼仪教育等作为活动主题使养成教育工作不断深入推进。
首先,我们开展了家校共建工作。2010年3月我学区召开了向全乡师生发出了“感恩”活动倡议书,拉开了养成教育、家校共建的序幕。先后举行了以“感恩”、“讲诚信做文明人”、“沟通、交流、合作”为主题的校会、班会,这些活动对师生都是一次次触动心灵的教育。2010年9月,学区组织以中学、中心小学为代表,召开了全体学生家长会,家长会分为师礼篇、诵读篇、感恩篇、才艺篇,教育启迪着每一名学生。2010年12月,组织召开了家校联谊会暨家长学校成立大会,让家长观看了师生团体操,进课堂欣赏孩子的文艺节目和手抄报,家长与孩子一起联欢,增进了家长、孩子、老师之间的感情,赢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了家校的联系与合作,为家校沟通建起了平台。
其次,我们还在全区开展“双爱双讲”活动,即爱学校、爱班级、讲学校、讲班级。
第三,我们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双爱好”活动,使学生不但锻炼了体质,思想境界也得到了提升,促进了良好的习惯的养成,
通过一系列养成教育的活动设计与开展,我们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比以前懂礼貌
扦插繁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