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出圃技术要求
苗木出圃技术要求简单来说应该就是苗木离开苗圃的过程。苗木出圃是培育苗木的最后一关,起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质量和栽植的成活率。育苗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苗木出圃,包括苗木调查、起苗、分级、统计、假值、包装运输等内容。这些工作做得好坏,不仅影响全年的育苗工作,而且影响到造林质量。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苗木出圃工作,要求思想领先,少伤根系,护好苗根,严防失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苗木质量,为造林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苗木出圃技术要求苗木应达到地上部枝条健壮,成熟度要好,芽饱满,根系健全,须根多,无病虫等条件才可出圃。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苗干高,充分木质化,无徒长现象;根系发达,主根短而直,侧根和须根多而分布均匀。枝叶繁茂,色泽正常。高茎比要适当,苗木才匀称,质量好。苗木出圃技术要求苗干粗壮,通直匀称。起苗一般在苗木的休眠期。落叶树种从秋季落叶开始到翌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以前都可进行。茎根比值小,重量大。一般地说,苗木地上部分鲜重与根系鲜重比值大,苗木的根系少,起苗时根系还可能有些损失,易使地上部与地下部失调,造林成活率低,苗木生长弱。而茎根比值小的苗木,根系发达,质量好,属于壮苗。常绿树种除上述时间外,也可在雨季起苗。
苗龄的表示方法。苗龄通常用“两数法”标记。前一个数字表示苗木的年龄,后一个数字表示移栽次数。如落叶松(2-0),表示2年生苗,未经移植。苗龄的计算方法。苗木年龄的计算方法是根据苗木主干的年生长周期计算的。苗木地上部分从开始生长到当年停止生长,算完成了一个年生长周期,称为1年生。移植苗木的年龄,应包括移植前的年龄在内。
春季起苗宜早,要在苗木开始萌动之前起苗。苗木出圃技术要求起苗一般应在苗木的休眠期进行,即从秋季落叶后到春季树洲流动前起苗。起苗的具体时期应根据树种的造林特性与造林时期的酌情确定。如樟树起苗时间应选择在樟树第二年新芽苞明显突出至芽苞片出现淡绿色之前,即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为宜。如在芽苞开放后再起苗,会大大降低苗木成活率。秋季造林的苗木,应在落叶后起苗,最好随起随栽,以便霜冻前根系能恢复创伤,来春提前萌动、生长。苗木出圃技术要求春季起苗应在早春苗木尚未萌动前起苗,抓紧造林,以免由于气温回升快,芽苞萌动,降低造林成活率。雨季造林的苗木,应在雨季到来时随起随栽。秋季起苗应在苗木地上部停止生长后进行,此时根系正在生长,起苗后若能及时栽植,翌春能较早开始生长。春天起苗可减少假植程序。人工起苗。用锹或起苗锄自苗床或垄的一端挖掘,将苗起出,然后顺床或垄向前挖掘。阔叶树和多年生针叶树大苗,起苗时,应用镐先将周围的土刨松,找出主要根系,然后按要求长度,剪断苗根,起出苗木。
起苗深度要根据树种的根系分布规律,宜深不宜浅,过浅易伤根。若起出的苗根系少,苗木起出后,应按苗木生长情况和标准进行分级。苗木出圃技术要求分级时可适当对苗木进行修剪处理,剪去过长的、受伤的根系;剪除部分枝叶,以减少蒸腾水分。易导致栽后成活率低或生长弱,所以应尽量减少伤根。远起远挖,若果树起苗一般从苗旁20厘米处深刨,苗木主侧根长度至少保持20厘米,注意不要损伤苗木皮层和芽眼。苗木起出后,如不能立即造林,或当时栽植不完,必须将苗木暂时集中起来,埋在湿润的土中,这项工作就叫作假植。对于过长的主根和侧根,因不便掘起可以切断,切忌
苗木出圃技术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