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利润表分析.ppt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利润表分析
利润表的基本结构与具体格式
利润质量分析
利润质量恶化的主要表现
利润结果与盈利模式分析
利润表质量分析
一、利润表的格式
利润表是动态地反应企业的经营成果(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利润表构成要素:
利润=收入—费用
构成要素:表头、表身+补充资料
第1节利润表的格式与结构
格式分两种:
单步式:总收入-总费用
多步式
在我国,企业利润表采用的基本上是多步式格式。
多步式主要有三个指标: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全面收益观(all-inclusive e concept)

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
其中,净收益(或净利润)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税后利润,其他全面收益指的是除净收益以外在各个会计期间内的其他非业主交易引起的权益变动。
二、利润表的结构

(1)财务报告目标——决策有用观
全面收益观以决策有用观为基础,认为财务报告目标是想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可采用多种计量属性,更加重视权责发生制。
(2)收益计量观念——资产负债观
全面收益计量采用资产负债观,强调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认为只有企业净资产的增加得到的全面收益,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增值。
(3)资本保全观——财务资本保全观
全面收益体现的是财务资本保全观,认为资本代表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货币价值,只要导致净资产价值增加,均可确认为收益,并将已实现的营业收益和未实现的持有损益都确认为企业的收益。

(1)引入利得和损失概念
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 P126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套期产生的利得和损失等、
(2)引入公允价值概念
较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并规定企业对会计要素的计量采用以历史成本为主、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多种计量属性,同时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价值变动损益单独反映在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从而使当期利润中容纳了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
(3)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成为第四张报表,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所有者权益本年增减变动额包括本年净利润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即其他综合收益)
利润表的结构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综合收益总额=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
利润表的局限性
(1)利润表中没有包括未实现利润和已实现利润未摊销费用;(结合报表附注分析)
(2)利润表信息没有反映物价变动的影响;
(3)因原材料计价的原因,销售成本没有反映实际价值。

利润表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21989820
  • 文件大小2.75 MB
  • 时间2018-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