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第二单元------高速山东
乘法运算律
教材分析:
利用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图,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在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的
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鼓励学生运用猜测、举例、验证等数学方法,学习乘法的
运算定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灵活合理的选择算法的能力,还要建立运用
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课本P19─20,自主练习:1─3。
学生分析:
学生在已学过的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降低了学习乘法运算定律的难度。本节课
会使学生会用字母表示乘法运算定律,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运用猜测、举例、验证等数学方法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
2、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运用规律简算,增强用规律验算得意识。
3、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4、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乘法运算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4课时。
信息窗1━济南长途汽车总站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的计算。
2、在具体运算中,了解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看后的感受。
二、提出问题,解答质疑
1、看了情境图之后,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小组讨论)
学生提后,教师板书:大巴车每周运送旅客多少人?
根据问题,学生展开讨论,运用不同的解答方法。
先算大巴车每天运送旅客的人数,再算一周运送的人数。
36 × 640 × 7
= 23040 × 7
= 161280
先算每周发车的辆数,再算一周运送的人数。
36 ×(640 × 7)
= 36 × 4480
= 161280
通过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生展开讨论
通过计算中巴车的客运量来验证一下:
(生在小组内自己解答)
20 × 960 20 ×(960×7)=19200 ×?=? 20 × 6720= 134400
自己举例验证:
7 × 8 × 5? =? 7 ×(8 × 5)
90 ×50 × 6? = 90 ×(50 × 6)
(3)生讨论发现: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它们的乘积不变。
(4)师小结:这个规律就叫做乘法的结合律。
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运算定律吗???
板书: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运算中还有其它的运算定律吗?
小组合作探究。
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这个规律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a . b = b . a
通过前面的学习,想一想: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能解决哪些问题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①可以进行验算
②可以使计算简便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能使运算简便吗?
生在小组中讨论探索
125 × 7 × 8 125 × 7 × 8
= 125 × 8 × 7 = 7? × (125 × 8 )
= 1000× 7 = 7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