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更是我县加快追赶超越、建设陕西十强县的冲刺时期。为了凝聚发展共识、明确发展目标、突出发展重点、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实效,科学谋划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根据中共中央、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精神和《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全县实际,编制《泾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章积极适应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形势
认真总结“十二五”发展成就和经验,科学审视县情,客观分析环境变化,准确研判形势,牢牢抓住和用好发展机遇,立足新起点,适应新常态,谋划新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富强、魅力、生态、幸福的新泾阳。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牢牢把握西咸新区建设和共建大西安等重大战略机遇,特别是按照“六为六抓”总要求,团结一致、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基本完成了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入了新阶段。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方财政收入28371万元,,%。,是2010年的4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5179元和11837元(见表1-1),,%和15%。我县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中列第15位(截止2014年),与“十一五”末相比,前进了3个位次。
表1-1 泾阳县“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主要经济指标
2010年
2015年
年均增长%
地区GDP(亿元)
一产增加值(亿元)
45
二产增加值(亿元)
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
21
三产增加值(亿元)
人均GDP(元)
17379
32400
规模工业总产值(亿元)
63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529
3517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5691
11837
15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按照一产降比做强、二产提质做大、三产联动做活的思路,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粮食年产量保持在24万吨以上,实现“十三连丰”;“黑白红绿”四色产业快速发展,茯茶产业初具规模,产量突破1万吨,产值超过12亿元;奶畜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以鑫园、兴隆、兴云等为代表的畜牧产业园区;;设施蔬菜年产值突破20亿元,优质精细蔬菜已形成规模。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总户数达到83户,,是“十一五”,%。成功引进了华晨汽车产业园、神洲雷达等一大批工业项目,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县工业集中区启动建设,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服务业提速发展。成功引进苏宁云商项目,泾阳县电子商务产业孵化中心建成运营;中国原点新城、西部五金机电城等物流项目初具规模;“乡村旅游在泾阳”逐步升温,龙泉公社、茯茶镇等吸引各方游客。“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镇超工程”促进商贸流通体系不断完善。%,与“十一五”末相比,增加了2个百分点。2015年,,是“十一五”,%。
图1-1 泾阳县“十二五”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图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镇建设不断加快。市民休闲广场、道路景观提升、旧城改造和移民搬迁社区等项目工程建设不断加快,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功能日益健全,城乡环境持续改善,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启动实施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三渠镇和云阳镇被列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为今后
服务共建新城加速融入西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