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年级生字教学的一点想法
今年全面实施的语文新教材的教学难点是庞大的识字量,这一点已经是所有的执教老师所达成的共识了。那么面对如此之大的识字量,怎样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更轻松呢。这是摆在我们所有执教老师面前的大问题。
本学期我们一年级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以《部首歌》这篇课文为例针对识字教学的环节进行了课例的研究。
这是“读课文趣味识字”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特点是以儿歌的形式比较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和记忆字形的方法。
在第一次试教的过程中我分三步从儿歌中出示所要学的汉字,采取教——扶——放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生字。但试下来发现的最大的问题是:教学目标体现不明显,这篇课文是让学生发现部首往往与字的意思有关这一规律,从而通过部首来记忆一类字。但是这一规律在这堂课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通过讨论我们决定在教授第一首儿歌的生字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鸟字旁的字一般都用来表示鸟的名称与鸟有关,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部首往往与字的意思有关。再让他们用这个规律来学习日字旁和口字旁的生字。这样的教学效果似乎比前一次要好一些。但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在规律的发现环节和规律的运用环节之间缺少一定的衔接,学生好象一下子跳不了那么高。于是我再一次对教案进行了修改。在两个环节当中再加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往学的部首与字的意思有什么关系,然后再思考今天的日子旁的字会与什么有关。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被引导得出这样的结论:日子旁的字大多数与太阳有关。此时,老师再进行进一步的引导:问学生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日字旁的字,它们与太阳有什么关系?经过这样三层递进的强化使绝大多数学生对部首往往与字的意思有关这一规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通过这样的一个过渡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来自学“暮”和“昏”这两个字就容易多了。
《部首歌》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