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doc图式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摘要]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强调适应不良的症状与症状的消除,不是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期望还有差距。图式理论可以帮助改善自我发展和认识他人,改善群体间的关系和减少社会判断的偏差,因而可以成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认知理论;图式理论;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06;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38(2011)05-0020-04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国家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希望青少年成长为适应社会生活、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精神的人。很清楚,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意味着具有生活热情、自我发展方向明确、能克服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障碍、以创造财富而不是以享受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因此,国家期待的是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强调适应不良的症状及症状的消除,“目前各地学校已经广泛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强调的是对个体心理障碍的咨询与矫正,试图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除学生的种种心理不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大多是以科普化后的普通心理学知识或变态心理学知识为主要体系”。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消极应对问题。因此,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探讨如何实施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图式理论可以成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并为实施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法。
一、图式理论
认知理论是当代心理学探讨行为和心理的现象、本质和规律的重要理论视角,认知包括认知过程、认知内容、图式三方面含义。认知过程,即加工信息的方式,如分类、分析式加工和整体式加工、加工容量等;认知内容,也可以叫认知产品,如信念、价值观、刺激的意义等;图式,即信息的组织方式和表征方式。认知内容可以说是认知加工过程的结果、产品;图式与长时记忆有关,往往包含认知内容和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般与思维、知觉、注意等过程有关。心理学家基于图式概念开展的研究,如图式的结构、图式加工、图式对行为的影响,这些研究结论可以统称为图式理论。
图式是心理学家为了解释信息的组织并进而理解人的行为所提出的一个假设的概念,是一个有组织的、结构化的认识的集合,包括关于一个对象的知识、不同认识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该类别有关的具体的、有可能是典型的事例。人们关于一个主题的知识往往集合了许多的图像和命题,它是用图式组织起来的。
认知心理学家通过心理旋转、心理地图搜索等实验探索信息的组织结构,基于众多研究发现图式在结构上具有如下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图式是对个体经验的抽象概括。一个图式以一个特定的主题、对象、事物为中心,将相关的信息全部组织起来。二是图式一方面类似一种等级式的组织,它包含有抽象的、一般的、概括水平较高的要素和一些彼此有联系的、具体的、特定的事例;另一方面又不是严格的有等级顺序的组织结构,包含于一个图式的特征可能和较高水平的图式之间存在重叠或从属关系。图式结构反映的主要是信息在组织方面的特点。
图式形成以后会影响记忆、信息处理速度、推理、知觉分析等信息加工过程以及人的情绪和动机。图式影响信息记忆过程,图式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可能是促进性的也可能是抑制性的,这取决于信息与图式是否一致、人们是否对与图式不一致的信息给予较多注意和加工、图式发展是否完好等因素影响。图式影响信息加工速度,当个体以图式为基础作出整体的、迅速的、不费力的反应时,图式提高信息加工速度;但如果图式帮助个体引入大量信息供处理,这时个体信息加工负荷显著增加,图式会降低信息加工速度,延长加工时间。图式帮助个体就社会信息进行自动推论,影响其社会认知过程,人们可以依据图式进行归因;与图式相关的推论过程是自动发生的,不需要意识努力。图式是一个有组织的信息单元,如果获得的关于所处理的对象的信息不充分,图式所包含的信息可以补充信息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但是被遗漏了的信息;由于在图式结构中表明了一个方面的信息如何与其他方面的信息相互联系,模糊的情境可以通过与其他信息的联系而变得清晰,成为意义丰富的情境。图式包含什么应该发生的预期,这种预期会反过来影响人的行为和情绪,例如期望
――价值理论就说明了期望对行为的激励作用。图式的组织不只是认知信息,也包含与这些信息相联系的情感,这些情感由对图式内容的情绪体验所构成,因此使用特定的图式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即“图式驱动的情感”。图式中的认知内容与情感并不总是同步发生变化,它们之间有时会分离、有时认知内
图式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