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法国园林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
英语和德语国家:巴洛克园林
中国:古典主义园林
勒·诺特的造园保留了意文艺复兴庄园的一些要素,又以一种更加开朗、华丽、宏伟、对称的方式重新组合,创造了一种更显高贵的园林(宫廷文化,伟大风格)。
古典主义
17世纪和18世纪前半期流行于欧洲君主专制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或文艺流派。
它的代表人物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文艺视为必须仿效的崇高典范,从中吸取创作题材、情节、形象和创作经验,并赋予它们新的历史内容。
古典主义一词由此而得名。
古典主义建筑
运用“纯正”的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样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筑。
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17世纪下半叶,古典主义成为法国文化艺术的主导潮流。古典主义者在建筑设计中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关系。巴黎卢浮宫东立面的设计突出地体现古典主义建筑的原则,凡尔赛宫也是代表作之一。
The LouvreView from east
柱式(1)
柱式( Orders)是指一整套古典建筑立面形式生成的原则。基本原理就是以柱径为一个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则,计算出包括柱础(Base)、柱身(Shaft)和柱头(Capital)的整个柱子的尺寸,更进一步计算出包括基座(Stylobate)和山花(Pediment)的建筑各部分尺寸。
柱式包括古希腊的三个柱式和古罗马的五个柱式。
柱式(2)
希腊柱式:陶立克柱式 Doric Order;爱奥尼克柱式Ionic Order ; 科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人像柱)。
罗马柱式是在希腊柱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希腊3柱式+塔司干柱式Tuscan Order posite Order。
柱式(3)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新的发展,但并没有创造新的柱式,只是产生了更多的变体。
在柱式的组合和运用方面,帕拉第奥(Palladio)创新了柱式的组合方式,维诺拉(Vignola)的“建筑五柱式”则使设计趋于法式化。
Parthenon
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
柱头没有装饰, 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
The Temple of Athena Nike
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
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
爱奥尼柱以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
第五章 法国园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