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分娩期并发症
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一些严重威协母婴生命安全的并发症,包括: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宫破裂等。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初孕妇,30岁,妊娠40周,规律性腹痛4小时入院,因产程进展不佳,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加强宫缩。2小时后下腹疼痛难忍,产妇烦燥不安,呼吸急促,心率110次/分,胎心率100次/分,子宫下段明显压痛,导尿见血尿。
思考:1、诊断是什么?
2、治疗原则是什么?如何处理?
病例分析:
第一节子宫破裂
核心知识:
最常见原因是子宫瘢痕及梗阻性难产;
发生通常是渐进的,应尽早发现先兆子宫破裂征象并及时处理;
一旦确诊应尽快剖宫产终止妊娠。
妊娠晚期及分娩期子宫体部或下段发生裂开称子宫破裂。
为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
一、病因
(一)梗阻性难产
是引起子宫破裂的最觉原因。
在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胎位不正(特别是忽略性横位)、胎儿或软产道畸形等情况下,胎儿下降受阻,宫缩亢进过强,子宫上段肌层因收缩和缩复而愈来愈厚,下段被动伸长撑薄而破裂。
(二)子宫因素:导致子宫肌层薄弱及损伤,如前次剖宫产(尤其是古典式)或肌瘤剜除术后的子宫疤痕;多胎经产妇、多次刮宫所致的宫壁纤维组织增多,弹性缺乏,均可在强烈宫缩甚至在正常宫缩时发生破裂;
(三)子宫收缩剂使用不当:
不注意使用催产素的适应证和使用的方法,致产生强烈宫缩,而宫口一时不能扩大或先露下降受阻,亦可造成子宫破裂。
( 四)产科手术损伤:
阴道助产手术施术不当(如暴力行阴道助产手术、内倒转术或毁胎术、腹部按压等),外伤等。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多发生于分娩期,部分发生于妊娠晚期。
按其破裂的程度分为完全性子宫破裂和不完全性子宫破裂。
破裂部位多在子宫下段。妊娠期破裂多因子宫有疤痕或畸形存在,故破裂部位常在宫体部。
由于致病因素不同,破裂发生的过程及临床表现不同。
临产期间发生分娩梗阻导致的破裂,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子宫破裂发生通常是渐进的,多数由先兆子宫破裂进展为了宫破裂。
先兆子宫破裂
常见于产程长、有梗阻性难产的产妇。
临产后宫缩强,呈强直性收缩,先露部不下降,自觉下腹剧痛难忍,脉细数,呼吸急促,排尿困难。检查腹部,在腹壁上可见一明显的横沟,此即子宫上下段间出现的“病理性缩复环”,随每次阵缩缩复环可逐渐上升至脐以上,上升越高,表示下段越薄,越接近于破裂。子宫下段隆起,压痛明显。由于过强的宫缩致胎儿缺氧,胎动频繁,胎心率或快或慢。由于嵌顿于骨盆入口的先露压迫膀胱,损及膀胱粘膜,导尿时可见血尿。
子宫病理性缩复环形成,下腹部压痛,胎心率改变及血尿出现是四大主要表现
分娩并发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