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阅读
第六讲诗歌常识和内容鉴赏
主讲人:姚为洲
一、古代诗歌常识
【知识要点】
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回答下列问题。
(1996年上海卷)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 )
。(只能填一个字)
提示:(1)如果是唐朝以前的诗歌那么必然是古体诗;
(2)如果是唐朝以后的绝句或者律诗,
那么就是近体诗,其余为古体诗。
诗歌:广义的诗歌包括诗、词、散曲三类。
(狭义) 古代的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1)古体诗:
①相对于近体诗的一种体裁。包括诗经、楚辞、乐府诗、
唐代以前的文人诗,以及唐以后仿照古体诗的体式写的诗。
②古体诗每首句数不限,押韵、对仗、平仄都比较自由。
③按每句的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四种。
如(魏)曹操《观沧海》(四言)、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五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言)、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杂言)。
(2)近体诗:
①唐代形成的相对于古体诗的一种诗体。
②每首诗的句数、字数、押韵、对仗、平仄均
有严格规定。
③按每句字数分五言、七言两种;按每首句数
分有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
每首八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等四联;逢偶数句句末的
字押韵,首句有时入韵,一般押平声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句中
平仄相间,每联两句平仄相对,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平仄相同。
律诗分七律、五律两种。如《钱塘湖春行》(七律)、《送杜少
府之任蜀州》(五律)。
:
绝句每首四句,分上、下两联,押韵、平仄与律诗要求相同,
对仗比较自由。
绝句分七绝、五绝两种。如《江南春绝句》(七绝)、
《鸟鸣涧》(五绝)。
:
每首为不少于十句的偶数句,押韵、平仄与律诗要求相同,
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均须对仗。
如何区别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近体诗
句数不限 4句、8句、大于8的偶数句
通过这点区别我们知道,4句或者8句之外的极有可能是古体诗。
字数不限每句5字、7字
通过这点区别我们知道,每句不是5字、7字的,一定是古体诗。
押韵自由逢偶数句押韵,首句有时入韵,
一般押平声韵,中途不能换韵。
通过这点区别我们知道,逢偶数句不押韵或中途换韵的,一定是古体诗。
对仗自由律诗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通过这点区别我们知道,8句诗中,颔联、颈联对仗的一定是近体诗。
注意:绝句是律诗的断体。所以可能出现4种对仗的情况,分别是:
两联都对仗,两联都不对仗;两联中的前或后一联对仗。
平仄自由每句中平仄相间,每联两句平仄相对,
两联之间平仄相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字)
切记:这一点区别是最主要的一个区别。
平仄:(声调)
现代古代
第一声阴平(平声)
平(平声)
第二声阳平(平声)
第三声上声(仄声) 上(仄声)
第四声去声(仄声) 去(仄声)
入(仄声)
入声已经归入现代汉语中的四声。
古代入声字:不一定还是同样的读音,收音很短促。
哭、卓、出、瞎(今阴平)
革)
尤其是这些字,它们在古代是仄声字。特别注意区分。
谷、铁、北、百(今上声)
客、阔、必、式、木、绿、日、叶(今去声)
近体诗的平仄:
字
联 2 4 6 2 4 6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7 \ - \ - \ -
8 - \ - \ - \
每句中平仄相间,每联两句平仄相对,
两联之间平仄相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诗歌常识和内容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