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探析
摘要:近几年,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其数量已占到我省高校一半以上,其收费相对较高,具体运作又接近市场,如何有效利用资金,加强内部管理是各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从教育成本核算的作用着手,提出相应的原则,并给出教育成本核算的方法。
关键词:教育成本;教育成本项目;生均教育成本;公务成本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也逐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从长远来看,高职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满足不了高速发展的教育事业。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易地重建或扩建,而政府拨款相对减少,办学经费日趋紧张,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适应形势,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一、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作用
,加强内部管理的基本手段。它可以使学校树立成本意识,讲究办事效率,节省不必要开支,改变过去那种只办事,不考虑花了多少钱的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在校学生年人均教育成本核算,规定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的基本原则”。从政策上也要求各院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
。学生是缴费上学的,他们是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对于教育服务价格(收费)自然非常关心,也必然关心作为收费标准确定依据的教育成本。
,“校企结合、产学合作”是其最基本的办学思路。学校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产学资金的运转要求学校对相关的经费使用进行成本核算,以考核产学合作的经济效益。同时,教育成本核算也可以为社会各界评判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提供有用的信息。
,高职院校可以与其它同类院校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挖掘节支潜力,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以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减少浪费。同时也可加强财务管理,强化财务分析功能,以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二、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它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实或事物所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断。成本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核算必然也要以会计基本假设为前提。当然,教育成本核算作为成本核算的一种,同样受会计基本假设的制约。
会计主体,是指进行独立会计核算的经济实体,它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教育成本核算首先要明确教育成本核算的空间范围,即应该核算哪一个单位的教育成本信息。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核算,是核算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其核算主体自然应该是高职院校。
对于实行分级管理的高职院校,从学校管理的要求出发,以院系为单位组织内部成本核算,提供内部管理所需的成本信息以考核、控制院系的成本核算,当然也是可行的。但是院系并不构成教育成本核算的主体,它只是学校内部的组成机构,其成本核算也只是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