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一学期(10首)
1《寻隐者不遇》(贾岛)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3《题李凝幽居》(贾岛)
4《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5《所见》(袁枚)
6《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禛)
7《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xiá)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花】此为开花之意,做动词用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落不知其处。
【意思】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赏析】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事故的变迁,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8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9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 外 青 山 楼 外 楼,
西 湖 歌 舞 几 时 休!
暖 风 熏 得 游 人 醉,
直 把 杭 州 作 汴 州。
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这首诗针对南宋黑暗的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
10浣溪沙
北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①漠漠:像轻清寒一样的冷漠。清寒:阴天,有些冷。
②晓阴:早晨天阴着。无赖:词人厌恶之语。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③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幽:意境悠远。
④自在:自由自在。
⑤丝雨:细雨。
⑥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登上小楼,早上的天阴着好像是在深秋。屋内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象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象心中的忧愁。走回室内,随意用小银钩把帘子挂起。
五年级第二学期(12首)
1《游园不值》(叶绍翁)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3《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5《七律•长征》(毛泽东)
6《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
7《四渡赤水出奇兵》(肖华)
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五年级必备古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