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项目
沼、莲、鱼设施生态种养模式研究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二00 九年六月
***省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项目
沼莲鱼设施生态种养模式研究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概述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六小工程之一,每年安排10亿元国债资金用于全国的农村沼气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作出了“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的决定。省政府已把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列为“省长工程”来抓。截止2007年,全省累计发展沼气用户31万户,***。
但是通过对***市小店区农村沼气户和西温庄乡东温庄和田庄两个大型沼气供应站的调查了解,我们发现沼气发酵池中的排出物即沼液沼渣不能够很好的地利用,限制了沼气系统的可持续运行。如:2006年建成的位于西温庄乡东温庄村的***市首个大型沼气工程,拥有500m3的厌氧发酵塔、200 m3的储气柜,每天可处理人蓄粪便约13t,日产沼气500 m3,不仅解决了400多头牛, 200多头猪的粪便污染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全村240户住户的生活用能问题,每户每年可节约燃料费1500元左右,是深受农民欢迎的惠民工程,堪称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m3的价格和用户收费,。而该沼气供应站每年的固定支出包括租地费每年9000元、电费每年2000元、耗煤费每年7万元/年、、,,,。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村委会很是发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沼气供应站的可持续运行。与之极不相衬的是由于该站排出的沼液沼渣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现在存放的沼渣已占地7亩多,近10000 m3了,以后还会继续增加。因此,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成为保证沼气系统可持续运行的关键环节。
沼渣中不仅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速效养分,还含有丰富的大约占30%—50%的有机物质和腐蚀质,并能明显的改善土壤结构、理化性质、增强地力肥力,是速效迟效兼具的优良肥料。沼液中含有水溶性的氮、磷、钾等速效营养成分。可作为莲菜种植的优质基肥和追肥。沼肥中还含有各种氨基酸及各种活性物质,且由于沼液、沼渣经过厌氧发酵杀死了大量有害病菌,作为肥料施入鱼池中,沼渣中有机物
即可以成为鱼的食物,又可以培养大量浮游生物供鱼摄食,有利于改善鱼塘生态环境。沼肥施入池中不易传播病菌,并且耗氧量少,是快速培肥池水的好肥料。如果这些沼肥能够充分利用起来用于莲、鱼的生态种养,,不仅维持了沼气系统的正常持续运行,而且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本课题正是沼肥高效综合利用方面的有益探索。
对于沼、莲、于生态养殖模式,项目组已经对省内外的相关项目进行了多次考察,并且在人工池塘建设、沼肥投放方法、莲菜栽培管理和淡水鱼养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有基地约五亩。
本项目是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典范,它把农村清洁能源建设项目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地延伸了农村产业链。其产品生产过程中,充分应用了优质有机肥、生物肥----沼肥,而不使用化肥、农药,因而属于纯有机食品,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市场前景广阔。因此本项目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农村沼气用户和种植、养殖户。
项目完成后可初见经济效益。,500kg鲤鱼,毛收入 。
社会效益更为显著。首先解决了沼气清洁能源的可持续运行的问题,其次可带动周边群众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对于金融风暴中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转岗就业、发家致富,找出了一条可行之路;第三,为现代生态有机高效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第四,基地比邻晋源新区,在蒙山、晋阳湖、晋祠、天龙山旅游线上,因此也是晋源旅游的好去处;第五,也可作为生态农业科普基地。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1、项目的技术路线、工艺的合理性和成熟性,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效果论述。
本项目的技术路线是:沼气系统→排除沼肥(沼渣沼液)→与表土混合作为基质和培肥水质的材料→填入人工池塘(采取加温设施)→莲菜种植、鱼类养殖同时进行(种养过程中,追施沼肥数次)→有机莲菜和鱼类。
2、产品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
与国内外莲菜种植、鱼类养殖模式相比,本项目创新点在于一是池塘增温技术,可以加速莲菜和鱼类的生长速度,缩短种养周期,节约成本;二是沼肥在莲菜、鱼类种养当中的应用,实现了生态种养,产品为有机食品;三是定时、定量、定次施用沼肥技术,做到了精准,高效。
3、项目承担单位在实施本项目中的优势。
项目承担单位***生态工程学校的前身
沼、莲、鱼设施生态种养模式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