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
【摘要】本文介绍了阻燃织物的测试方法和燃烧性能的评定,并简要介绍了阻燃纺织品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关键词】纺织品阻燃性能
纺织品常规检测是对纺织品各种性能进行检验,主要分为纱线和纤维、色牢度测试、尺寸稳定性测试、强力和其他品质测试、结构分析测试、功能性测试、成分和其他分析测试、羽绒羽毛测试和其他测试等。在功能性测试中,检验纺织品的燃烧性能,实际就是评价其阻燃性能。
2正文
纺织材料按其燃烧性大致可分为易燃、可燃、难燃三种,, 大多数常用纺织纤维都属于易燃、可燃范围,, 未经处理的纺织制品在火灾事故中常常有着火蔓延的情况。化纤产品在燃烧时,,会散发出呛人的有毒烟气,,除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外, 还含有氰化氢、、氯化氢、、氯气等。据欧洲阻燃协会( EFRA )研究,, 每年死于火灾的人员很大一部分是被有毒烟气熏呛窒息而死。因此,,各国纷纷出台了安全防火法规,,对室内装饰、、服装等纺织品的防火性能作了严格的规定。因此人们就设法研制出阻燃的纺织品。
纤维的阻燃处理是在一些本身可燃的原丝(如涤纶、棉纶、腈纶)中加入某种阻燃剂,其目的是用阻燃剂抑制原丝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或是改变纤维的受热分解过程,促进其脱水炭化,有些则是使阻燃剂分解释放出不燃气体并覆盖在纤维表面,起到隔绝空气作用阻止燃烧的进行。
为了提高成纤高聚物的热稳定性可采取如下措施:(1)在成纤高聚物的大分子链中引入芳环或芳杂环以增加分子链的刚性、大分子链的密集程度和内聚力,然后将这种高热稳定性的高聚物用湿法纺丝制成纤维;;(2)可通过纤维中线形大分子链间交联反应变成三维交联结构,阻止碳链断裂,成为不收缩、不熔融的阻燃性纤维;(3)减少可燃挥发物的形成,增加炭量,将纤维置于200-300℃的空气氧化炉中停留几十分钟或数小时使纤维大分子受热后发生炭化,成为具有阻燃性的纤维。
原丝阻燃改性法,有3种不同的处理措施:(1)共聚法是在成纤高聚物的合成过程中,把含有磷、卤、硫等阻燃元素的化合物作为共聚单体(反应型阻燃剂) 引入到大分子链中,再把这种阻燃性强的物质加到纤维中;
(2)共混法是将阻燃剂加入纺丝熔体或纺制阻燃纤维的方法;(3)接枝改性是用放射热、高能的电子束或化学引发剂使纤维(或织物)与乙烯基型的阻燃单体发生接枝共聚,是获得有效而持久的阻燃改性方法。
经过阻燃技术处理后,纤维仍会在火焰中燃烧。只是经过阻燃处理后会不同程度的降低纺织材料的燃烧速度和离开火源后能够迅速停止燃烧,, 因此阻燃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我国关于纺织品阻燃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开展织物阻燃整理研究的同时,逐步进行测试方法的研究和标准制订。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有织物垂直燃烧法、织物水平燃烧法、织物45°方向燃烧速率法、45°方向损毁面积和接焰次数法以及氧指数法五种方法。我国在开展织物阻燃整理研究的同时,,逐步进行测试方法的研究和标准制订,,目前已有纺织品燃烧性能相关方法标准15个,,相关产品标准及要求5个。
(1)GB /T 17591——2006《阻燃织物》
该标准将阻燃织物按最终用途分为装饰用织物、交通工具内饰用织物及阻燃防护服用织物三类,, 规定了各类织物的燃烧性能要求及内在质量和外观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包
皮革综述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