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当老师
新狮小学祝婷婷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作为一名教师的我觉得可以改成:教之者不如好教者,好教者不如乐教者。教学的最高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乐之者”,以学为乐,终身学习。教师的追求难道不是成为一个“乐教者”吗?世上有什么比快乐还重要的!“工作着并快乐着”的格言不就是让我们在乐教中追寻职业的幸福感吗?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是孔子告诫世人赡养老人要注重精神赡养,在此借用孔子的句式说上一句:“今之教者,是谓能教。至于犬马,皆能有教;不敬,何以别乎?”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爱学生、尊重学生,不能想着象训练犬马一样去训练学生。这种对待学生的态度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啊。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由此,我联想到以前,教室的玻璃碎了,我们进教室是不是一般先问:谁把玻璃打碎了?学一学孔子吧!我们应该这样问:玻璃碎了,伤到人没有?然后你再问玻璃碎的原因,这样问话的效果,哪一个更好就不言而喻了。千万不要把这理解成仅仅是育人技巧的问题,这是师德、是仁爱
的体现,他体现出一名教师的大爱无痕的风范。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为子游这一句的后面缀上:学生数,斯气矣。对学生要求太琐碎了,教师就会坠入烦恼与劳累之中,因此千万不要在
学生面前婆婆妈妈的,把握与学生的距离也是一门学问。
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一件器物一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我看过这样一则趣闻
跟孔子学当老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