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优秀教师的气质
渝水区良山中学喻桂芳
记得我们小时候写作文《我的老师》都是千篇一律“夜深人静了,还看见老师在挑灯批改作业”、“自己的孩子生病了也坚守岗位”等等,仿佛那才是真正的优秀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千百年来一直是优秀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形象。然而,今天的学生、家长,甚至老师自己,都不喜欢这样的形象。曾看过浙江省对此专门做的一个调查,点击率最高的词汇是:有责任感又不乏幽默感。数据显示,在学生眼中好教师最重要的三项品质是:责任感、善解人意、幽默感;在家长眼中是:责任感、耐心细致、有爱心;而在教师眼中则是:责任感、有爱心、有学识。值得一提的是,调查结果还显示出传统美德(如勤奋、朴素等)开始退出教师最重要品德行列,而老师的良好形象也已成为好老师的重要品德的一部分。我认为新时代的优秀教师应具有以下气质:
一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的职责使然,也彰显了教师的无限人格魅力。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很多教育专家则着重提倡要偏爱差生。但在现实中,不少教师是爱优秀的学生,爱听话的学生,厌恶差生,歧视差生,在感情上、行为上对差生不一视同仁,不是善待每一位学生,这与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悖的。热爱学生是指热爱每一位学生。
学生的个性虽然千差万别,但他们对成功的期盼、对肯定自己的渴求是相同的。任何一个学生,即使老是得不到表扬、屡屡遭到失败,但都喜欢表现自己,特别是在集体面前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欲望,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同时,学生们的身心都处于迅速成长时期,可塑性大,稳定性差,心理较脆弱,情绪易波动。所以,他们更需要得到正确的诱导和温暖的鼓励,从而逐步培植起坚定的自信。也许,有时就因为教师一句激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充满爱意的手势,就能改变一个落后学生的一生。同样,也许就是教师不经意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从此一蹶不振。我们要确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真正将每一位学生当作充满灵性的人来看,坚信“垃圾也是一个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坚信每一个人都是某一方面的人才,坚信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这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二学识渊博
知识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中介和纽带。渊博的知识积累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素,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而且还是教师业务水平的标志、影响力的源泉。具有渊博的知识积累的教育将给那些要走上人生征途的青少年带来何种程度的震动,的确是无法估量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知识越深厚,视野越宽广,科学素质越全面,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位教师,而且是一位教育者。”“为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点,教师就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教师,一面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博览群书,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一面主动加强自身的科研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究,做教学实践中的“有心人”:这样,我们教学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我们的教学才能充满活力,我们素质教育的实践才能落到实处,我们自身也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三具有创新精神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我们正处身于一个日新月异的环境之中。形势在变化,时代在考验,我们必须具备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切实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高
当代优秀教师的气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