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Ⅰ)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学习并掌握用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增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原理
,是其形态特征重要标志之一。每一种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有其相对固有的大小形态。它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其大小测定可用测微尺测量。测微尺分为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两部分。
2. 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璃片,其中有精确的等分刻度,在 5mm 刻尺上分 50 份。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代表的长度随使用接目镜和接物镜的放大倍数而改变,因此在使用前必须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标定。
3. 镜台测微尺为一专用的载玻片,中央有精确等分线将长为 1mm 的直线等分成 100 个小格,每格长 10μm,专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
4. 微生物大小的表示方法:球菌用直径范围表示大小;杆菌和螺菌用细胞的直径和长度的范围来表示,但杆菌测量的是细胞的直接长度,而螺菌测量的是菌体两端的距离而非细胞实际长度。
三、实验器材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酿酒酵母
、材料: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擦镜纸、香柏油、二甲苯。
四、实验步骤(1)
:
把目镜的上透镜旋开,将目镜测微尺轻轻放在目镜的隔板上,使有刻度的一面朝下。旋上目镜透镜,再将目镜插入镜筒内。
将镜台测微尺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有刻度的一面朝上。先用低倍镜观察,调焦距,待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的刻度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相平行,并使两尺左边的一条线重合,向右寻找另外一条两尺相重合的直线。
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μm)=两条重合线间镜台测微尺的格数×10÷两条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
同样方法换用高倍镜和油镜分别进行校正。
四、实验步骤(2)
将镜台测微尺取下,换上细菌染色制片,先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找到目的物,然后在油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测量菌体的大小。先量出菌体的长和宽占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再以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计算出菌体的长和宽。
一般测量菌体的大小,应测定10-20个菌体,求出平均值,才能代表该菌的大小。
酵母细胞直径(宽度)的测定:取下镜台测微尺,换上酿酒酵母制片,在高倍镜下测量出10-20个酵母细胞的直径。
四、实验步骤(3)
五、实验报告
接物镜
接物镜倍数
目微尺格数
台微尺格数
目微尺每格代表长度
低倍镜
高倍镜
油镜
目镜放大倍数:————————————
微生物名称
目微尺每格代表长度
宽
长
菌体大小范围
目微尺
格数
宽度
目微尺
格数
长度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酿酒酵母
五、实验报告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