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物流系统规划
概述
物流调运规划
物流分配规划
其它应用问题
1
概述
2
一. 物流系统规划概述
物流系统规划所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或配置各种资源(劳动力、材料、设备、资金),使实现预定目标所需的费用最小(或资源最少),或者所获得的收益最大。
物流系统的规划一般都可以用优化模型来表达。其基本思想是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使预定的目标值达到最优。
物流系统规划的数学基础主要是运筹学理论,常用的方法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
3
二. 物流系统规划的目标任务
提高物流系统的吞吐能力以适应产量增长的要求;
建设一个柔性的物流系统,以适应产品经常变化的情况;
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或随机变化做出及时的响应,保持均衡生产;
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
对物流系统中的货物进行实时跟踪;
对物流系统的货物进行分类或选配,为随后的处理(加工或包装)提供方便条件。
4
三. 评价物流系统规划的主要指标
经济性。包括初始投资、每年的运营费用、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全员劳动生产率等;
可靠性。包括单个环节的可靠性和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技术、设备故障率和排除故障所需的时间;
可维护性。维护保养所要求的技术水平、备件的供应情况、所需储备的备件数量;
灵活性或柔性。适应产品设计更改和产量变化的能力,物流系统各环节与生产节奏相匹配的能力,调整物流路线的可能性;
可扩展性。在物流系统的服务范围和吞吐能力方面进—步扩大的可能性;
安全性。包括产品的安全、人员的安全、以及正常运行和事故状态下的安全保障;
劳动强度。需要劳动力的数量、劳动者的疲劳程度;
易操作性。操作简单、不易出错,只需少量指令即可使设备和整个系统投入运行;
服务水平。对顾客的要求做出快速响应的能力;
环境保护。符合环境保护条理的要求,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低。
敏感性。对外界条件变动的敏感程度和适应能力。
5
四. 物流系统规划中的变量
物流系统规划中的控制因素分为两类
不可控因素:设计人员无法左右的种种前提条件。
可控因素:可以由规划设计人员在一定范围内选取的变量。
明确了物流系统中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因素,就能知道加何去影响系统的性能,达到所追求的目标。
物流系统的规划一般是通过调整可控变量观察系统性能的变化趋势,从而选择可控变量的最佳匹配,达到系统的最佳效果。
物流系统的功能除了受可控变量的影响外,还与不可控因素有密切的关系。通常,不可控因素不是非常确定的。
6
物流系统调运规划
7
一. 问题描述
调运规划问题描述
设某种要调运的物资,有一组供应点(产地或称发点)m个,一组需求点(销地或称收点)n个,如果每个供应点的供应量及每个需求点的需求量都已经确定,即第i个产地有ai 单位的物资发出,第j个需求点需要收进bj单位的物资;并且从每—个产地到每一个销地的单位运价是已知的,假定把单位物资从第i个产地调运到第j个销地去的单位运价为cij 。
调运规划问题也叫运输问题
物资调运规划的目的:
制订一个合理的调运方案;
确定m个产地与n个销地之间的供需联系和数量的最优搭配;
确定具体的运输路线,使总的运输费用最低。
8
二. 确定产销地之间的供需联系和收发量
1. 数学模型
设供应点为Ai,该供应点的供应量是ai,(i=1,2,…,m);
设需求点为Bj,该需求点的需求量是bi,(j=1,2,…,n);
cij为从第i个供应点到第j个需求点的单位运价;
由供应点Ai发往需求点Bj的物资调运量是xij单位。
假设m个供应点的总供应量等于n个需求点的总需求量,(这样,调运问题满足供需平衡,称为平衡运输问题)。这时,由各供应点Ai调出的物资总量应等于它的供应量ai(i=1,2,…,m);而每一个需求点Bj调入的物资总量应等于它的需求量bj(j=1,2,…,n)。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9
二. 确定产销地之间的供需联系和收发量
2. 模型求解
用线性规划方法求解(如单纯形法)。
用表上作业法求解(针对这类问题的一种特殊解法)
首先依据问题列出调运物资的供需平衡表以及运价表;
其次确定一个初始的调运方案(当然不一定就是最优的方案);
然后根据一个判定法则,判定初始方案是否为最优方案。
当判定初始方案不是最优方案时,再对这个方案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每调整一次得到一个新的方案,而这个新方案的运费比前一个方案要少些,如此经过几次调整,就会得到最优方案。
10
第5章 物流系统规划(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