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性状鉴定常用名词及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药性状鉴定常用名词、术语
中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多种基原,品种繁杂、形态各异。历代广大医药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把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经验,概括成形象生动、易懂易记的专业术语,是值得珍惜的一份宝贵财富。现汇集部分,浅释于下供同学们学习性状鉴定时参考。
一、植物部分
:是指人参横纹呈连续的螺纹状,故称“螺旋纹。
:是指人参在生长过程中被人移动,其纹往往扩散到体的下部或腿上,俗称“跑纹。
:指人参同一芦头上有圆芦、堆花芦和马牙芦。“三节芦’’是野生参的主要特征之一。
:指野山参稀疏参须上着生的瘤状突起,形似珍珠,习称“珍珠点。
:指人参芦头上生的不定根,形似“枣核”的艼为鉴定野山参特征之一。
:指野山参干枯而坚实、呈扭曲细长的芦头,形似雁脖,故称“雁脖芦。
:指芦头上的圆形或半圆形的凹状根茎痕。如野生桔梗、人参等。
:指根类药材顶端的短根茎:如南沙参、奶参等。
:指药材芦头膨大,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形如“狮子盘头。”党参等。
:指药材根头部尖锤状,有密集横向环纹,形似“蚯蚓头。”如防风。
:指高丽参主干残留的棕黄色栓皮。俗称“黄马褂。,’
:指天麻(冬麻)一端有红棕色的芽茎残留,形状像“鹦哥嘴”,又称“红小辫。”
:指天麻全体具密环菌寄生形成的“点状环纹。”
:指天麻一端具圆盘状疤痕,似“凹肚脐”,故名。
:指松贝平放能端正稳坐,似观音座上的莲花状,故名“观音座莲。”
:指松贝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大鳞片呈心脏形,小鳞片镶嵌于大鳞片之中露出部分,似新月形,故称“怀中抱月。”
:指炉贝表面具深黄色斑点,形似“虎皮斑”状。
:指色白炉贝,形似“马牙”者。
:指毛慈姑(杜鹃兰)假球茎中腰部具2~3条微突起的环带,俗称“玉带腰箍。”
:指根类药材顶端具纤维状的毛,形似扫帚,如红柴胡、禹州漏芦等。
:指藜芦的顶端残留有棕毛状维管束,形如蓑衣。故有藜芦“穿蓑衣’’之谓。
:指禹州漏芦顶端具有许多丝状物(为叶柄维管束残存),故有“漏芦戴斗笠”之称。
:指峨嵋野连顶端常留有做成的标记叶柄3~6枚,形似“风尾。”
:指川连根茎多簇生成束状分支,形似鸡爪,故名“鸡爪黄连。”
:指黄连根茎中间较细长光滑的茎杆,俗称“过桥”’或“过江枝。”
:指用幼嫩铁皮石斛做成的“枫斗”,呈扭曲螺旋状,通常有2~4个旋纹,茎基残留短须的称“龙头”,茎梢较细的部分称“凤尾。”故称之为“龙头凤尾”。
:指金钗石斛,茎扁平,色金黄,两端较细,形似髻发上的“金钗。”
:指建泽泻,长成两个相连的根茎,习称“双花。”
:指白术瘤状疙瘩积聚于主体,占表面面积30%以上者,称“花子。”
:指白术体形呈二叉以上者,称“武子。”
:指于潜术、白术根茎下部两侧膨大的部分,似“云头”状。
:指鲜白术加工烘烤时用急火,造成白术内部空泡者,称“炕炮。
:指质佳的梁外甘草,两端中心凹陷,习称“胡椒眼。”
:指甘草加工斩下的芦头部分,习称“疙瘩头。”
:指附子上再生较小的附子,俗称“扒耳。”
:指巴戟天根,形似串起来的珠子,故称“连珠”。
:指根类药材根头下着生致密的环状横纹。如西党参、奶参等
:指银柴胡表面呈凹陷,小点状(内含沙子),习称“沙眼。”
:指盐附子周围突起的支根痕,俗称“钉角。”
:指质优的田三七。
:指虎掌天南星,块茎呈扁球形,由主块茎及多个附着的侧块茎组成,形似“虎掌
:指天南星块茎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习称“棕眼。”
:指药材横切面具细密的放射状纹理,形似菊花,故称“菊花心。”如黄芪、甘草、防风等:
:指药材横切面具稀疏放射状与射线相间排列呈车轮状纹理,故称“车轮纹。”如粉防己等
:又叫罗盘纹。指商陆横切面呈异性维管排成数层同心环纹,俗称“同心环”或“罗盘纹:
:指何首乌横切面花纹如云锦(云朵)状,俗称“云锦花纹”或“云朵花纹。”
:指优质大黄横切面有许多黄色、棕红色相互交错形成的星点状锦纹,俗称“锦纹”或“槟榔渣。”
:指天花粉横切面的维管束呈点状散在,俗称“筋脉点。”
: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称之“金心玉栏”或“金井玉

中药性状鉴定常用名词及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10-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