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与私、对与错、荣与辱”心得体会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而“公与私、对与错、荣与辱”的界限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处理好的关键问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谈体会。
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群众观、权力观。才能把群众装在心里,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我们要经常拿起“公与私”这把尺子,量一量自己内心是否能够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情所困,不为私利所惑,量一量自己在工作中是否真正做到了公私分明,并在此基础上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能正确处理公与私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工作期间,处理好个人事情与单位工作之间的关系。
古语云:“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走上领导岗位的第一天起,就要面对各种侵蚀和诱惑,就要面对公与私的考验。重公还是重私、为公还是为私,不仅决定着个人党性的强弱、作风的优劣,而且关系党的整体形象好坏和事业成败。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经常拿起“公与私”这把尺子,量一量自己内心是否能够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情所困,不为私利所惑,量一量自己在工作中是否真正做到了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并在此基础上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如此,就一定能“量”出坚定的党性、优良的作风、兴旺的事业。
我们必须把旗帜鲜明的对与错贯穿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什么是应当大力弘扬的,什么是应当坚决摒弃的,什么是必须坚持的,作为基层政府领导干部的我来说,必须要有明确的态度和清醒的认识,在原则问题面前做到“吕端大事不糊涂”。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事关原则性的问题上看得清、分得明,站得稳。明是非方能在权力面前不迷惘,正确的看待和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明是非方能树立正确事业观,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真正保持一名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明是非方能在大事、大势、大局上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命运共呼吸,始终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
4“公与私、对与错、荣与辱”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