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建筑节能管理探究
孙佳露严沛文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建设》杂志2011年01期总第174期
摘要:随着环境被严重破坏,污染加重,资源短缺,能否处理好建筑能耗和污染排放过多问题,已成为我国能否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之一,这也意味着物业管理与建筑物节能减排有密切关系。因此基于对物业建筑节能管理的可行性及对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关于推行物业建筑节能管理措施的思考。
关键词:物业管理;建筑节能;可行性;措施
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建筑及其运行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效应,对全球的资源环境影响日益显著,减少建筑能耗和污染的排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方向。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目前得到了高度重视,实施建筑节能减排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并不理想:第一,建筑能耗占我国社会总能耗比例高:据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建筑能耗占到中国全社会能耗的总量的40%。就此来看,建筑物越来越成为城市碳排放“大头”,发展建筑的节能管理势在必行。第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据全国政协调研组就建筑节能问题进行的专题调研数据,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为发达国家的3倍多。。燃煤采暖已导致我国北方部分城市空气污染指数高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最高标准的2倍至5倍。第三,大部分建筑为高能耗建筑: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我方米的既有建筑中,95%以上为高耗能建筑,同时,我方米,其中80%以上也为高耗能建筑。这一情况给社会造成了能源负担和环境污染,制约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因此,作为对建筑物实施专业管理的物业管理,其发挥的作用与建筑物的节能减排有着密切关系,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建筑实施节能管理是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关键。
一、推行物业建筑节能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物业建筑节能管理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观理论、低碳经济学理论及生态建筑学理论相继提出,为推行物业建筑节能管理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观理论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理论为低碳经济学理论和生态建筑学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低碳经济学理论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3、生态建筑学理论
生态建筑学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关系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生态建筑学在依据自然生态系统创造人工生态系统过程中,应实现能量和物质流的平衡,即生态平衡原则。能量流应包括太阳辐射的平衡、温度的平衡及风能、水能的集聚
物业管理毕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