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为了忘却的纪念说课稿.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XX号说课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为了忘却的纪念》,下面我从教材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五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为了忘却的纪念》选自高一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话题是“跨越时空的美丽”。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又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悼念性散文。文章通过对白莽,柔石等烈士的回忆,抒发了对烈士们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歌颂烈士们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以及对反动派的深切愤恨,揭示了反动派的凶残与卑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一的学生对散文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复杂散文刚刚接触,培养学生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学习方法尤其重要
2、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用多媒体展示)
(1)知识与能力目标:弄清题目的含义,推敲文中过度语句,理清课文整体思路,结合中心和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目的,把握作者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怀念和歌颂之情,以及对反动派的愤怒和憎恨之情。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A探讨文章主旨B遄摸重点语句
(2)难点:A题目含义的理解B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语句
二、说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三,说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我设计以下的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四、教学设计
拟订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想: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解释题目,讲解作者及时代背景,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第二课时教学设想:通过讨论探究,质疑,理解文章主旨,把握人物性格。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学者林贤治曾经写了一部著作,题目是《守夜人札记》,他怀着崇敬,礼赞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清醒,执著,孤独而又坚强的战士。这位“守夜人”就是鲁迅。今天,我们学念》(板书课题:(为了忘却的纪念)
二、字词、作者、背景等用多媒体完成
三、从预习题入手,师生共同研究,探讨课文。
1、那个同学给大家讲讲文章中的三个典故。
2、哪些同学愿将自己归纳的各部分大意介绍给大家?(每一部分都指导学生阅读)
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
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的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了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战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3、在疏通了文意的基础上,讨论一下本文标题。
标题把“忘却”与“记念”两个意义相反的词联系在一起,似乎矛盾,实际上这正寄寓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的必胜的信念。“忘却”二字的特定含义是“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

为了忘却的纪念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8-06-29
最近更新